社評/文化軟實力 臺灣應更自信

旺報社評

北京圖書訂貨會時隔兩年後,於2月底重啓,千餘種臺灣作家出版品在現場展出,既有國學大師經典,也有新銳作家作品,涵蓋文學、哲學、歷史、生活居家、百科知識、兒童繪本等類別,許多年輕人在攤位前流連忘返。近年疫情加上兩岸關係冰封,民間交流頓挫,但大陸出版業與年輕讀者對臺灣書籍仍極有興趣,兩岸文化的連結是斷不了的。

兩岸青年心靈相通契機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余光中、席慕蓉、瓊瑤、三毛、朱西寧等臺灣作家,屢屢在大陸掀起臺灣文學熱,他們的文字打動了兩岸讀者內心。在大陸影響力頗高的書影音社交網站「豆瓣」上,朱西寧的《鐵漿》、蔣勳的小散文,作品評分始終高達9.0。大陸出版界公認,臺灣作家作品具人情味,感情濃厚,讀起來格外親切、療愈。

近年來,臺灣文學作品的主題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貼近人心的文字作品,在情感上仍能引起兩岸讀者的共鳴。過去,余光中、席慕蓉等大家的作品關乎歷史,關乎離鄉背井的愁緒。如今,年輕一代的臺灣作者更關注人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情感遭遇,在這些作品中,大陸讀者一次次和故事裡的人物相遇,去理解生命裡的那些時刻,那些掩藏在記憶裡的某一段,隨着兩岸文化連接與交流不斷,大陸讀者對此並不陌生。而且,有些情緒和處境是當代兩岸年輕人共通的,譬如現在的大陸青年或許無法理解老一輩臺灣作者的鄉愁,卻能讀懂臺灣年輕輩作者的孤獨感,這恰是兩岸年輕世代心靈相通的契機。

大陸許多出版企業都設立了臺灣圖書編輯事業的專責部門,近兩年來,推出了駱以軍的《故事便利店》、江鵝的《俗女養成記》、三毛的《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黃麗羣的《海邊的房間》、朱西寧的《破曉時分》等作品,在「豆瓣」年度文學排行中排在前十的位置。

隨着大陸作家如莫言、餘華、蘇童、王朔、劉慈欣等越來越被外界熟知,大陸圖書市場,尤其文學類圖書市場非常活躍。在此背景下,臺灣文學作品在大陸書籍市場仍享有一席之地,一方面顯示出大陸讀者對臺灣作品的認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大陸圖書出版審批制度對臺灣書籍與臺灣文化進軍大陸,並不構成障礙。

優勢互補無懼文化統戰

反倒是臺灣近些年來對大陸文化的影響力顯得草木皆兵,2020年底文化部定調對大陸出版品要事先出版審查,聲稱要防止中國文化統戰;2022年12月數位發展部限制公部門領域使用TikTok,禁其在臺灣設立營業據點;甚至把看簡體字、吃大陸零食都視作新型的「文化入侵」,這種毫無自信的焦慮和抗拒,反而凸顯出執政黨的被動和無力。

看到臺灣文學如此深入影響大陸,臺灣應當對自己的文化軟實力有信心。如果限制出版自由、禁止流行文化有用,那麼在兩岸相互隔絕的年代,臺北不會有地下簡體書店的存在,鄧麗君的歌也不會在大陸土地上廣爲傳唱。

ChatGPT人工智能來臨的時代,兩岸出版品的深度合作與交流,是愛書人的福音。一直以來兩岸出版品就存在着優勢互補的空間,臺灣市場較少學術與冷門文學譯着,大陸出版社實力強、資源多,可不以市場爲導向推出優秀作品,而臺灣出版品則時效性強、精耕細作,裝幀優美、文學作品打動人心,深受讀者喜愛。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臺灣作家作品的表現即可見一斑。

歷史告訴我們,文化愈開放、愈多元,文明愈昌盛、社會愈繁榮,無論與大陸交流,還是與全球交流,應該擔心的不是「文化入侵」,更不是「文化統戰」,而是要思考自己有着怎樣的文化底蘊,又創造了怎樣的文化精髓,值得被印刷在珍貴的紙上,流傳下去。在出版合作、文化交流互動上,應該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