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檔案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寶庫”
早報記者 石劍峰
新式海關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現代化部門,1860年起,由西方人控制的中國海關按照西方的管理與統計理念,建立起了一套嚴格的申報、彙總、出版體制,並基本持續到1949年。這些中國海關文獻檔案中,就包括近代中國海關內部出版物,這些內部出版物,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文獻庫。由復旦大學吳鬆弟教授及其團隊歷時10年整理的《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未刊中國舊海關史料(1860-1949)》(約280冊)首批199冊將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8月29日該書出版座談會暨舊海關出版物與近代中國研究報告會在復旦大學召開。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設立的新式海關,由西方人長期主持,這套行政機構完全按照西方的管理方式運行,也被認爲是當時中國政府機構中最爲現代化的部門。當時的清政府及其後來的民國政府海關,除了負責對外貿易、徵稅、緝私、統計之外,還負責航船停泊、引水、沿海燈塔和航標的設置與保養、疏浚航道、氣象觀測、口岸疾病檢疫等諸多事務,甚至還參與各種外交與洋務活動。由於其特殊且重要的職能,近代中國海關工作中形成的大量內部出版物,涉及當時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國際關係、生態等諸多方面。
據吳鬆弟教授介紹,1859年至1949年由海關總稅務司署編寫或委託編寫的出版物都是經過出版的圖書,不是未經整理的原始檔案。由於這些出版物不進入市場銷售,只爲海關內部工作需要印製,所以稱爲內部出版物。1882年2月2日海關稅務司署的第179號通令規定內部出版物不能進入市場,只有統計、專著、雜項等少數內容可以出售,且僅限於上海、香港、倫敦、橫濱的指定書店。由於近代海關建立了系統、細緻的制度,所以形成大量內部出版物。
這些內部出版物大體歸爲統計、特種、雜項、關務、總署、官署、郵政這七大類,此外還有100種內部出版物沒有歸類的稱爲“他類”。其中第一類多數爲日報、週報、旬報、年報、十年報等,共14類,667種;第二到第七類,以及他類,450種。第一類中多數爲定期出版的貿易統計數據和貿易報告。在第二類中最多的部分是醫學報告、傳染病的發病情況、中國人的健身習慣,甚至還記錄中國的民間音樂。在“雜項”類中最多的內容是中國曆次參加海外各種博覽會的報告,當時參加海外博覽會工作也由海關負責。在“他類”中,包含了一些語言學著作,其中包括1867年由海關編的語言辭典。
在吳鬆弟教授看來,儘管這些內部出版物內容都是圍繞海關編寫,但這些關於近代中國的檔案最大特點就是“逐年記載,門類衆多”。此外,這些文檔也系統地分別按月、季、年,甚至按十年、按專題分類。海關內部出版物的所有統計數據和經濟指標,也都按照當時全世界通用標準編制,有統一的格式和要求,因此大部分內容多用數字來說明,“細緻程度遠超當時中國文獻籠而統之的記載,比如地方誌。”此外,內部出版物還大量收入各式貿易和地形地圖,很多地圖尺寸非常大,甚至會詳細標註每個燈塔的位置、運輸線路上每條道路、經過的每個村鎮等等。吳鬆弟教授認爲,這些內部出版物不只是提供給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貿易史、海關史所用,還是金融史、政治史、醫學史、交通史研究的檔案文獻。“這些檔案是研究中國近代經濟史和中國近代史的巨大寶庫。”
總數約280冊
首批199冊已出
自1910-1918年馬士的名作《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發表以來,數代英美與中國的著名學者利用中國舊海關出版物,完成一系列有關近代中國的研究。但中國舊海關史料大都深藏在國內外少量的檔案館和圖書館,且少有編目,收藏情況一直未知。目前各大圖書館所能見到的、最巨大的舊海關文獻,即2001年京華出版社出版的170冊《中國舊海關史料》,該套叢書大約收錄了中國舊海關內部出版物七大類中第一類的60%。
2003年,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吳鬆弟教授幸運地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發現之前一直被遺忘的海量的舊海關內部出版物,多數系哈佛校友的捐贈。2006-2007年,在哈佛燕京圖書館鄭炯文館長的幫助下,吳鬆弟教授兩次前往哈佛進行全面清查,發現不計日報、月報和月表,各類海關舊出版物的總量至少已達1010期(卷)。
鄭炯文昨天也來到了報告會,據他介紹,這批檔案分三部分散落在哈佛,最大的收藏在燕京圖書館,是費正清教授當年研究時所收,目前保存在離哈佛22英里的一個庫房裡;第二個部分由哈佛文理學院圖書館收藏,當年在中國海關工作的哈佛大學畢業生,會定期把這些出版物寄送到哈佛;第三部分由其他學院圖書館收藏。
經過約十年的整理,《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未刊中國舊海關史料(1860-1949)》(約280冊)首批199冊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其餘80餘冊將於2015年全部完成出版。這些書基本未在國內外正式出版過,尤其是統計系列以外的六大系列更少有知曉。此外,據吳鬆弟教授和與會其他學者介紹,整理上海海關檔案館相關文獻項目,也在推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