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肺癌100%與菸有關且存活率不到5% 滅癌王得靠篩檢
打擊肺癌,國內六大醫學會今呼籲,醫界應主動出擊,找出符合公費篩檢的高風險對象,增加早期治療的機率,降低肺癌死亡風險,達到總統賴清德癌症死亡人數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標。記者陳雨鑫/攝影
藝人汪建民日前驚傳罹患肺癌第四期,晚期才發現幾乎是肺癌患者最常見的罹病路徑。臺灣多數的肺癌患者,早期無症狀,且多爲「非小細胞肺癌」,近年國健署推動第五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大幅找出早期肺癌患者,專家提醒,吸菸者罹患肺癌機率高,且屬於致命性極高的小細胞肺癌,存活率有2.3%,呼籲高風險羣應及早篩檢,有助於降低肺癌死亡人數。
臺灣肺癌醫學會理事長楊政達表示,肺癌位居臺灣癌症死亡人數第一位,經近20年,癌症發生率在110年打敗大腸直腸癌,躍升至首位,發生率提高與國人對於肺癌的認識增加有關,加上篩檢普及,幫助臨牀找出更多肺癌患者。
衛福部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國健署於二年前推動公費LDCT篩檢,讓國內肺癌患者診斷期別出現翻轉,過去每2位肺癌患者,就有1位晚期。推動公費篩檢後,8成因篩檢被找出的患者都屬於早期肺癌。但前篩檢人數還是太少,政策推動至今邁入第3年,高風險族羣每2年就該定期接受LDCT檢查的人數,也未達標準。
楊政達表示,衛福部雖推動公費篩檢,但臨牀上許多患者並不知道國健署有推動「第五癌」的篩檢計劃,即使符合公費資格,也未能及時篩檢,錯過早期發現機會。
臺灣肺癌醫學會邀集臺灣放射腫瘤學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臺灣臨牀腫瘤醫學會、臺灣胸腔外科學會等,共同出面呼籲,盼LDCT肺癌篩檢不僅由胸腔科醫師「主動」找出患者,希望所有醫事人員,只要看到符合條件對象,都建議篩檢。
魏璽倫表示,目前LDCT公費篩檢對象爲具肺癌家族史,50歲到74歲男性或45歲到74歲女性;重度吸菸者介於50歲到74歲,且吸菸史達30包/年,或戒菸未達15年者,都是公費篩檢對象。
臺灣臨牀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躍升爲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後,許多衛教資料提及我國半數以上肺癌患者沒有吸菸史,雖然讓不少有家族病史的民衆提高篩檢意識,但降低了吸菸者篩檢意願,認爲吸菸不是罹患肺癌的主因,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賴俊良強調,肺癌分「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目前非小細胞肺癌佔大宗,且即使是晚期,投以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佳,通常非小細胞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重度吸菸者罹患的幾乎都是小細胞肺癌,換句話說,小細胞肺癌100%與吸菸有關,而小細胞肺癌治療效果有限,5年存活率僅2.3%。
賴俊良呼籲,臺灣的吸菸人口仍需要努力降低,吸菸者也應該意識到自己屬於罹患肺癌的高風險族羣,且致命率高,千萬不得輕忽。
臺灣臨牀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提醒,小細胞肺癌患者人數愈來愈多,且小細胞肺癌100%與吸菸習慣有關。記者陳雨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