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節目經診斷爲“電子菌菇”,有“毒”但上頭

喜大普奔家人們,《哈哈哈哈哈》真的很聽勸,《五哈4》讓上一季呼聲最高的老舅和范志毅繼續常駐了!

這個陣容隨便排列組合都是能讓人哈個不停的程度,節目播出之前我受邀參加了看片會,播後再刷一遍還是覺得,節目的構造真是精妙。這季直接從“電子榨菜”進化成“電子菌菇”了,有毒又上頭。

總監製王徵宇老師表示,節目是“瞎錄”的,大家隨便看看吧!

在巨大的草臺班子裡,

他們將“廢話文學”玩到極致

如果世界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本季《五哈》的開頭,我願稱之爲“廢話文學”。

在充氣“拱門”上寫拱門,生怕人不知道那是“拱門”。

大家下車進場,好不容易走到場地中間,莫名被一羣黑衣人追回車前,所以下車進場的作用是?

節目美其名曰“黑粉出來迎接”,頗有幾分行爲藝術的味道

事情在五哈刮開節目組準備的“旅行刮刮樂”之後,“離譜值”升到頂峰。

是這樣的,在40個“旅行目的地”裡,范志毅刮卡抽到了“老撾”。

緊接着對面大樓突然落下布條大對聯,把大家嚇了一跳。

亮點是,有一塊布條它……卡住了(繩子斷了)。你說他們像演的吧,工作人員都大喊“道具老師扣錢啦”了;

但說他們沒演也不是,這布扯半天大家終於看清,上面寫的是“中老友誼高鐵傳,老撾歡迎五哈團”。

‍鹿晗馬上反應過來:“‍這要不是安排好的,我都……‍”‍‍‍

王勉的眼珠子也轉得很快,轉身把刮板再摳一遍,果然,四十多個目的地全是“老撾”。

好的,非常經濟,real實在,抽了等於沒抽。

抽完來個啓程慶典吧,30度角仰望天空的斜坡,旨在讓五哈爬上去又滑下來,成爲草臺班子裡的西西弗斯。

最好笑的是工作人員甩一條援助繩下去,一不小心又給甩屋頂上了……

你懷疑節目組是故意的吧,他們又慌慌張張表現得不像演的。

剪綵後大家唱歌、話筒噴水的場面超好笑,但連“啓程儀式”橫幅都突然掉下才是神來之筆。

只能說,綜藝之神降臨的時候,它總能讓你在意料不到的地方發笑。

王徵宇老師:本節目的特點之一是“瞎搞”,每一次錄製道具都壞,所有的看點都來自於看咱們怎麼修道具

就連進入老撾境內,這批人還能在一波又一波的“廢話文學”裡翻滾。

六人分兩組搶上車名額,搶到的人上了車卻發現車頭開走,只能和另外三人再搶車,搶完還是六人坐一車,所以搶車是在?

節目組製造困難,五哈內部也要互坑。

趁鄧超和鹿晗、老舅找人問路的時候,陳赫竟然慫恿范志毅把車開走,開走後又要回去找人,導致兩隊人馬都陷入“找路”和“互相錯過”的死循環裡;

最後被大家吐槽,陳赤赤還能甩鍋導演:“是他在後面小聲說‘把他們甩掉’”……語氣表情動作非常生動,即便後期表示“聽不下去了”,作爲觀衆我也很難不懷疑,導演是不是真的有“使壞”參與其中。‍

所以,說好的“升級出國遊”呢?

想象中,是配着鹿晗bgm,精緻、愜意的大型旅拍vlog;

實際上草率又離譜~

這個節目的特點是,你明知道它有套路,它也總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出套路”,笑點還總是在“套路”之外的地方出現,難以捉摸。

這迷之綜藝感是怎麼拿捏到的呢?之前我寫過幾次關於《哈哈哈哈哈》的推送,這次我想來淺淺拆解一下節目的策劃思路。

熟人局是精髓,開放式真人秀更高亮

無論看哪季關於《哈哈哈哈哈》的評論,都會有人感嘆,嘉賓選得好,節目就成功了一半。

“五哈團”的精髓是熟人局。

鄧超鹿晗陳赫本來就是好朋友,節目還是他們想要一起玩而構思出來的,《哈哈哈哈哈》就是他們的寶藏快樂基地(鄧超只有跟好友出來才能不受儷姐限制狂喝快樂水),所以錄節目的時候都非常投入。

像這季的街舞battle環節,鄧超是選擇不吃東西餓着肚子去迎戰的,舞藝不夠演繹來湊,他能聽着音樂準確踩點,面對裁判下場battle也沒在怕,硬是用演員的戲劇天賦打贏大神。

這段真的給我看燃了,在世界盃主題曲的BGM裡鄧超愣是獨創了個足球舞,還能隔空和隊友們“傳球”,團魂max!

每有類似這種鏡頭的時候我都非常佩服鄧超,他真的是一個觀察力強、周到並且敬業的人,在“哈哈哈哈哈”這種搞笑的母題下,他總能精準地給足節目所需要的素材,同時不忘照顧隊友的鏡頭,是節目“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陳赫則是鬼點子大王,會臨時加碼“整活”,上季收官抽牌分隊,他建議大家玩個很“賤”的遊戲,叫“人體噴壺”,玩出來畫面是這樣的↓彈幕都驚呆了。

而王勉玩了兩年和三哈成了真正的朋(jiu)友,老舅是導演挑了一圈決定要的人選,因爲他出身草根,旅途中能對很多人事物能感同身受,范志毅則屬於少被綜藝消耗的類型,誰都難以料到他會玩出什麼綜藝效果。

這3+1+2的熟人局組在一起,最大的亮點就是他們之間可以互相“冒犯”。

“冒犯”是現在脫口秀常見的詞,總監製也提到節目的核心精髓,就是要做成“開口式真人秀”。

此處有知識點,常規的節目多爲“閉口”模式,需要完成某種任務或有ending才能推進下一步,但“開口式”完全相反,不以結果爲導向,重在過程。

舉個例子,陳赫加碼讓人玩“人體噴壺”,大家噴了一身水,贏家也沒有任何獎勵,該抽牌還是抽牌。

這季的街舞battle,裁判是安叔,主持人是廖博,搞得像世界級賽事一樣,酣暢淋漓跳一場,然後呢?沒了。

他們連贏下多少錢都沒細算,拿着錢去夜市,盡情地挑選各種手信、小包,沒有人會計較隊友們花掉多少錢。

熟人局的“冒犯互動”+開口式真人秀,就是《哈哈哈哈哈》的招牌。

這季的“開口”更大了,畫風徹底放飛,隱藏的看點是比比節目組和五哈的精神狀態誰更癲。看完你也能很快反應過來過來,這其實是《哈哈哈哈哈》在又卷又耗的大環境裡,替年輕人找到了另一種情緒出口——

草率的人先享受世界,即興而爲就行了,面對生活裡的草臺班子,要麼試圖融入其中,要麼用更瘋癲的狀態打敗它,覆蓋它。

冒犯是有的,“對齊顆粒度”也是有的,從“電子榨菜”到“電子菌菇”,它知道我們想看什麼。

顯眼包是這樣煉成的

之前我還提到,《哈哈哈哈哈》很有公路小品的味兒,節目組製造困難,想解決困難需要五哈自己想辦法,第一季身無分文的鄧超、陳赫、鹿晗被“丟”在高速休息區,卻幸運地坐上順風車,和車主父女來一趟遊樂場一日遊,簡直是美妙旅程奇遇記。

也是這些奇遇,讓人馬上就get到節目的另一個名字“很高興遇見你”,五哈做的從來不是刻意搞笑,而是在一種鬆弛的氛圍中,讓各種“遇見”自然地發生,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鏈接。

帶着這種思路,在這季看片會上,我從主創口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他們不是移動到各地去做遊戲,而是在“開口式真人秀”的基底上,去綜合每個地方的人文特色,設計出一些場(nan)景(ti)。

接着,就是等待。

等待一場奇遇記的到來,等待“綜藝之神”降臨。

像這季和以往最大的區別是:五哈團終於出國了!

國外肯定有當地特色的美食美景,但節目組替大家考慮到了,初次到埠的流程其實是得先找車找酒店,就設了一個小遊戲:讓五哈團一人學一句老撾話,在當地找人問出酒店地址。

爲了找對地址,他們和當地人雞同鴨講,會是一種節目效果;找中國人問路,又會是另一種節目效果。

五哈團兩種效果都玩出來了,觀察力強的鄧超擅長和人攀談,淺淺挖掘出異國華人的故事線,節目組也沒有往立意方向刻意拔高,因爲下一步,陳赫慫恿范志毅把車開走,事情反轉又反轉……

這種前期的完整策劃和後期的鬆弛開放,是《哈哈哈哈哈》不落俗套的原因。

它不是五分鐘一大笑三分鐘一小笑地去嵌笑點,也不是拍到有故事的人就一定要展開煽情,它只是用了一些精準的互動方式,讓熟人局玩得更開;

再借由他們的“公路旅程”視角去看真實的人事物,讓觀衆看着笑着,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所以我還挺期待這季的老撾之旅的,這可是范志毅踢了半輩子球都未曾踏足過的地方,以節目組獨特的思路,必能在這個地方找到更刁鑽的點,讓顯眼包“五哈團”在國際的舞臺上“發光發亮”。

E姐結語:

這回參加了看片會我才發現,節目臺前幕後都是“熟人局”,所以“冒犯”可以不止存在藝人之間,和導演組互懟是五哈的日常,光是錄開場都能花掉半小時。

這種製作邏輯的背後,是臺前幕後的互相信任,導演相信五哈能玩出搞笑的綜藝效果,藝人對節目組也不設心防。

並且,節目組也相信觀衆,相信用“哈哈哈哈哈”這樣一個無厘頭的名字和玩各種沒有結果的挑戰,大家仍能看懂節目要表達的正向價值理念。

記得上季收官的時候回訪忠實觀衆的時候,一位即將高考的妹妹說自己的心願是想看鹿晗,老舅等人說等鹿晗開演唱會了,給她買票;

在這季的先導片傳來喜報,妹妹真的順利去看了鹿晗演唱會!屏幕外的我們也替她感到開心。

這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鏈接,五哈通過一趟又一趟的無厘頭“公路旅行”,和不同的人事物有了交集,這些真實的情感鏈接引發屏幕外觀衆的共鳴,慢慢地節目有了不少忠實的支持者,他們的支持又讓節目IP有了無限延展的可能,節目做大做強,觀衆的精神娛樂世界更添豐富色彩。

開口式真人秀,閉環式情感鏈接,用真心換真心,纔是五哈討人喜歡的原因,也是這個節目值得看,並且值得業內一再探究“哈學”的極具魅力之處。

今天的深夜話題:

你如何評價五哈團的表現?

來評論區聊聊吧~

給它自由過了火,綜藝之神就會降臨

“好笑”難道不是對好綜藝的最高讚賞?

-今天頭條の作者-

你的小仙女E姐,愛看綜藝的小椒

值日生:小椒 美編: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