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老闆辭職當全職奶爸!父母崩潰:面子都沒了

來源 | 現代金報 寧波晚報

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身邊全職爸爸嗎?

他們放棄工作陪伴孩子,照顧妻子,顛覆了“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觀念,有人說,全職爸爸和全職媽媽一樣,是合理的家庭分工;也有人說,男人帶孩子、做家務,實在太不像個男人了。

近日,記者找到一位寧波全職奶爸,聽他說說當父親成爲“職業”後的故事

這種時候爸爸要挺身而出

“嘀!51秒!”陳金鬆看了眼計時器,側過臉對兒子多多說:“比上次慢了。”他手邊是寫滿了數字的本子記錄的是最近多多還原三階魔方的最快速度。

父子倆都很愛玩魔方。

對現階段的陳金鬆而言,陪讀是全職爸爸這份“事業”中最要緊的任務,也正是讓他下定決心辭職,回家專心帶娃的主因

陳金鬆和妻子是大學同學,前些年,夫妻獨立創業,開了公司,事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

“2018年,是我們公司發展的關鍵期,有大量的訂單要處理,客戶要維護,基本上一天到晚就是對着手機,沒法顧家,孩子也交給爺爺奶奶帶。”當時,陳金鬆的年收入已經非常可觀,說辭職,不容易,“但如果因爲我們忙於掙錢,卻忽略了孩子,造成孩子成長中的缺失,我覺得會是我一輩子的遺憾,而且,孩子的教育過了那個階段,以後再彌補也無濟於事。”

爲什麼不是妻子辭職帶娃,做全職媽媽呢?“帶娃,還是我比較在行。”陳金鬆眼裡帶笑,頗有幾分自豪。

兄妹倆健康快樂是陳金鬆作爲全職爸爸最甜美的成果。

就拿輔導功課來說,孩子有時候不願意做作業,妻子就急了,拍桌子瞪眼睛,幾次下來,孩子沒有進步不說,學習興趣也大打折扣,“這種時候,爸爸就要挺身而出。”陳金鬆更擅長“以理服娃”,他把規劃學習時間的自由交還給孩子,哪怕妻子忍不住要催促孩子,他也堅守原則,格外耐得住性子。

在陳金鬆看來,“女主內”並不是必然的,成爲全職爸爸,是自己的家庭在當下最合理的選擇,也就是,看誰更適合在家裡照顧孩子,“我的妻子更熱愛在職場上拼搏,我當然要支持,我的孩子更需要我,我就放下工作,在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全身心地陪伴。”

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是直播

陳金鬆成爲全職爸爸的這一年,女兒好好出生了。產假結束,妻子重返職場,他繼續接管女兒的生活和教育。

早上6點,陳金鬆是家裡第一個起牀的,做早餐,叫醒兒子,餐後晨讀20分鐘,這時,妻子已將女兒洗漱好,陳金鬆負責給女兒餵飯,讀繪本,一起送兒子上學。

“只要不下雨,送完兒子後,我就帶着兒女到戶外玩,周邊小公園、遊樂場裡帶孩子的老人家都認得我了。”陳金鬆仔細一算,光去年,動物園就去了8次。

陳金鬆帶着妹妹戶外騎車

中午,他會帶女兒去菜市場,爲當天的晚餐採購,午餐後,趁着她午睡的工夫,陳金鬆趕緊做家務,等女兒醒了,他又是準備餐點,又是陪讀故事。

帶着妹妹逛菜市場的陳金鬆。

妹妹每天的下茶餐點陳金鬆都準備得妥妥當當。

“女兒慢慢長大後,可以自己玩、自己看書了,我的時間就稍微富餘一些,有機會做些自己的事情。”傍晚,全家人聚在一起,陳金鬆也稍稍得以喘息。女兒暫時由妻子接管,陳金鬆收拾完晚餐,開始指導兒子。

一天結束,常常是晚上11點左右了。聽起來像陀螺一樣的日常,陳金鬆倒是應對從容,“我會把每天的任務分解,合理安排,並高效完成。當然有時也確實很累,所以我很注意鍛鍊身體,保證自己有健康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

令他欣慰的是,不斷的付出收穫了甜美的果實,如今,讀二年級的兒子英文水平大漲,去年11月,順利考出KET的好成績,相當於已達到國內高中二年級英文水平。

陳金鬆很重視孩子們的閱讀。

陳金鬆的家,沒有傳統的客廳,沒有沙發和電視機,而是三面滿牆的大書櫃和一張近三米的大書桌

“這裡一共有兩三千冊的書吧,一家四口,各佔一地。”陳金鬆會根據孩子的身高來擺放書,現階段常看的、適宜看的放在他們伸手就夠得到的位置,讓他們感興趣,養成主動去看書的閱讀習慣。“平時,孩子們在大書桌上看書,我也看書,碰上有意思的話題,隨時討論。”

“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無法重來。”全職至今,陳金鬆是享受的,對父親這個角色的認識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逐漸積累起了不少教育心得,“除了孩子的成績,我更關心他們的身心成長,是不是有責任感,能不能擁有反思的能力,我想這也是父親陪伴的優勢吧。”

“再來一次,我還是這麼選擇”

社會學家、性學家李銀河曾談到社會觀念對全職爸爸這個羣體的束縛:“需要有一個人全職照顧孩子的時候,出現的往往是全職媽媽而不是全職爸爸。如果正好是妻子收入比較高或者丈夫更擅長帶孩子,也很少會有男人選擇做全職爸爸。因爲全職爸爸被貶低得很厲害,別人會認爲他是‘吃軟飯’‘沒出息’,遭到衆人的鄙視。”

沒有意外,陳金鬆也曾遭遇過這樣的“鄙視”。

“我是農村出來的,當時還是我們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父母總認爲,男人該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陳金鬆記得,當父母得知自己辭職後,母親好久沒理他,父親一見面就數落他,“呆在家裡,靠老婆養”“全村沒你這樣的”“面子都沒了”……甚至連朋友也會偶爾調侃他“膽子夠大”。

每天接送孩子也是陳金鬆的日常工作。

“但是我內心還是蠻堅定的,相信自己的選擇。”對身邊人的不理解,陳金鬆有自己的看法,在如今這個通過職業和收入來評判一個人的社會角色大環境下,沒有工作意味着沒有身份、沒有地位,正如全職媽媽,即使有着傳統家庭觀念支撐,仍備受爭議。

“人們總在擔心,迴歸家庭,等於與社會脫軌,但事實上,你可以將全職父母看作另外一個職場。”在全職的那些日子裡,陳金鬆並沒有徹底“躺平”,他記錄並且分享帶娃日常,修煉“育兒經”,建立育兒知識社羣,擁有300多名寶媽粉,在做飯、打掃的間隙,設計製作育兒講座,免費供新手父母學習,成功轉型爲“別人家的爸爸”。

陳金鬆認爲,全職在家等於與社會斷聯的說法,已不再符合當下社會,通過互聯網,即使在家,仍可以與更廣闊的世界聯通,在帶娃之餘創造更多可能。

“沒有他的付出,也成就不了現在的我。”在妻子解瑤朋友圈,時常可以見到陳金鬆的身影,每每說起丈夫的付出,解瑤總是這句話。在她看來,一個家庭的進步和幸福,並非一個人的功勞,正因爲有了丈夫強有力的幕後支持,她才能夠心無旁騖地發展事業,“賺錢再多,在家裡也不能驕傲啊,而是要更感謝家裡那位的奉獻,做個謙虛的媽媽。”

“其實,做不做全職父母,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而決定。如果決定了,那麼還是應該給自己設立‘小目標’,找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不要放棄自我成長,也不能給娃太多壓力,鍛鍊身體,多多與人交流。”陳金鬆總結到,“如果再來一次,我還是會這麼選擇,成爲一個全職爸爸。”

無論職場還是家庭,

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