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又捅了一個馬蜂窩

作者:鳳來儀

張雪峰老師真紅了,不紅不會因爲一句話導致軒然大波,我在幾個羣都看到對這個事的討論了。

面對輿論,張老師做了迴應和“道歉”,當然這個道歉比不道歉的傷害性還要大。

張老師先說,文科都是服務業,服務業都是“舔”。

然後道歉,服務業最高大上,服務業都是被舔。

這事不能單一去評說,那樣會陷入一種執着的焦慮,只有站高點,看開點才能看到全貌,同時心平氣和。如果張老師沒說對,也不會那麼多人急着跳腳,不是嗎?

1

第一個維度,誰不是服務業呢?

說現在的文科是服務業,這一點是沒錯的。

你看文科那些專業,從一級專業:文學、法學、歷史、政治學、語言學到二級專業,什麼工商管理學、行政管理學、文秘、商務英語、財務之類,哪個不是服務於人的呢?

但是反過來說,理工科,不是服務於人的嗎?醫學、程序員、設計師、建築設計師、土木專業、機械、化工、生物製藥。

我問你一下,醫生可以對患者如何呢?程序員能對老闆如何呢?設計師看到甲方啥態度?建築師呢?搞機械的工程師?

就算純理科,有幸去大學、去研究所搞研究,申請課題不需要求人、不需要去舔嗎?有幾個大牛是被求的啊?除非弄到科學院院士,可是文科不是一回事嘛,你成爲社科院院士,一樣可以鼻孔朝天的。

誰又不是:客大欺店,店大欺客呢?

爲什麼這話刺耳?因爲跟我們以往接受的教育不一樣,卻又很切中現實。我們以往的教育是服務人民不分貴賤,哪怕掏糞工也只是革命分工不同。不過現在肯定沒人樂意看到自己家孩子變成掏糞工了。

但是把“舔”這個字赤裸裸的說出來,張老師是第一人,引起輿論震動是正常的,只是服務這種事,並不分文理的。

2

第二個維度,文科教育確實出了大問題。

張老師有一條說的沒錯的,理工科轉文科容易,文科轉理工科難。這確實是現實,因爲我們一貫崇尚的是工具理性而不是價值理性,作爲工具,當然理工科人才更好用,更不易被取代。

文科就不同了,文科那些專業,你就說語言專業好了,能在語言專業上壓倒文科生的理科生比比皆是,但文科生卻很難在專業課,比如大學物理上,壓倒理工科生。

而哲學、歷史那些學科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專業搞歷史和哲學的,未必就比民科強到哪去。

想駁斥我這個說法的,去看看斯賓諾莎是什麼職業好嗎?他是一家眼鏡店的職員,白天磨鏡片,晚上思考哲學。

現在有幾個哲學科班出來的,敢拍胸脯說自己比斯賓諾莎強?歷史上這種非職業哲學家多得是,我都懶得一一列舉了。

問題出在哪裡了?出在大學的異化。

你敢信嗎?牛頓是文學學士,但我想即使豪放如張老師這樣的人,也不敢對着牛頓噴:你個文學士就是舔的。

因爲在那個時代,就如同孔子所說:君子不器。你怎麼能去問一位君子,一位紳士他是什麼專業呢?難道他只能幹一件事嗎?

因此,文學學士牛頓完全可以搞出微積分。

而到了當代,大學成了什麼地方,成了類似職業教育的地方。職業分得細,專業分得更細,這就把人框定在一個狹窄的範圍了。

本來學文科的人,是紳士是爵士,他們生來就是要管理人的,去大學無非是去俱樂部。放到中國古代,考科舉全部是文科,所謂的四書五經,經史子集,學這些就是要思考社會方向的, 就是要去管人的。

到了平權時代,大量文科生無事可做不是正常的嗎?指點江山需要那麼多人嗎?這本來就是少數人的事纔對啊。人人指點江山成什麼了?

既然不需要那麼多人指點江山,而文科生學的又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事,當然會出現錯位。

文科從指點江山的屠龍術,退化到各種服務業。比如文秘、文字工作。這些工作一定要文科生去做?當然未必,我這個理科生不比一般文科生會寫文章嗎?

所以這是文科教育的異化,是時代進步產生的一個小小後果。

不僅中國文科生過剩,西方也過剩。我看到有些西方大學的文科課程里居然還有“當代女權問題探討”這樣的學科。你告訴我這樣的學科有什麼價值?寫第二性的波伏娃上過這樣的課嗎?

所以現在西方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正在縮減文科博士的數量。

但是文科教育出問題,不代表不需要教育文科。剛纔說了,張老師是一個工具理性大於價值理性的人,也如他所說,針對需要找工作的人,這一點並沒有錯。

確實很多學科諸如歷史、哲學之類的,是該讓那些衣食無憂的孕二代去學習的,要餬口的老百姓孩子學這些太奢侈了。

不能沒有指點江山、思考未來的大腦,但不能個個去學這些,社會總是對幹具體活的人需求大一點的。

從工具理性角度和張老師的面對人羣來看,他的話雖然難聽了點,但不是沒道理的。

3

第三個維度,張老師爲什麼要這樣說?

沒辦法,人紅了,要維持熱度也沒有那麼容易的。

今天有個朋友說,張老師名氣大了,利益多了,心就剛硬了。流量就是錢,沒流量付錢的人會變少,張老師自己就是招牌,他必須維持住招牌的熱度來獲取流量,以及願意爲此付費的人。

說透了,就這麼點事,所以即使可以溫柔的表達同樣的觀點,張老師也要“語不驚人死不休”。

其實要找張老師的邏輯問題也很簡單的,張老師的行業難道不是服務業嗎?張老師舔學生家長了嗎?不還是在那想說啥就說啥,說的越有爭議點,看的人越多,談的人越多,掏錢的人越多嗎?

甚至在被大衆diss後,道歉都那麼陰陽。這證明服務業也未必全靠舔,還可以靠損嘛。

4

最後,其實文科也好,好理科也罷,沒必要互相diss,更沒必要敵視彼此。

讓文科生找不到工作的不是理工科,現在理工科也不是太好混。我上海有個工程師朋友,他有一個資深工程師羣,裡面不斷看到失業找不到工作的人。

這些有經驗的理工科出身工程師都找不到事做,剛出校門的理工科大學生又有多少優勢呢?

大家都找不到工作,就別互相看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