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比拚 大陸相較歐洲料敵從嚴

大陸班機上,機長與副機長皆戴着口罩飛機。(取自新浪微博@成都電臺精英1056)

環球時報記者北京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入境廳,看見乘客正在繳交健康申明卡。(取自《環球時報》)

記者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看見溫馨提示。(取自《環球時報》)

2月初,巴黎戴高樂機場發佈新冠病毒預防和就醫宣傳單。(取自新浪微博@歐洲時報)

外防輸入」成爲大陸防範新冠疫情重點,民航和口岸防疫工作尤爲重要。8日大陸記者從日內瓦中轉法蘭克福飛抵北京,從空中下機前再到機場親歷歐洲和中國防疫力度;在北京機場下機經歷3道檢疫關卡,嚴格的措施必然影響乘客下機速度,在日內瓦及德國轉機時,均沒有遇到需較長時間等待下機的情況

《環球時報》報導,該報記者從國外飛回大陸,能明顯感受到兩邊疫情防控措施力度的差別。首先是空中防疫,2月中旬從北京飛往日內瓦的航班上,機組成員讓乘客填寫聯繫人跟蹤卡。不過,在抵達日內瓦時,入境處只提供免費領取的洗手液,並無看到體溫檢測設施,很多中外旅客在用過洗手液後便摘下口罩。

陸嚴格檢查疫情航班

3月7日從日內瓦出發,經法蘭克福飛回北京途中,雖然機場內戴口罩與否由個人意願決定,但登機前中國航空機組成員就廣播要求所有乘客全程佩戴口罩。飛行途中航班只供應礦泉水和每人一個餐盒。飛行過程中空人員會密切關注乘客口罩佩戴是否正確。

據大陸民航局相關規定,飛機上的防疫方式還包括,根據不同風險等級分別在旅客登機前和飛行過程對旅客進行測溫,並在飛機上預留一定數量的座位作爲應對突發情況的隔離區

下機前檢疫方面,網路流傳一些國際航班落地後由於檢疫原因導致「乘客下機等待時間變長」的說法,親身體驗發現基本屬實。也有的航班存在乘客下機出關等待時間過長的情況。3月6日,一位從俄羅斯飛往浦東的旅客表示,當天上午9時降落後,直到下午2時左右才完成檢疫可以出關。

上海、杭州等地機場已開始嚴格檢查「疫情航班」。一旦飛機上有發燒或從敏感地區入境的,就很可能被按照疫情航班處理,飛機會被要求停靠在較遠機位,檢疫人員上機檢查完畢後纔可以下客,下客後飛機要全面消毒

環時》記者赴日內瓦採訪和在德國轉機時,均沒有遇到需要較長時間等待下機的情況。某大陸航空公司稱,涉及進出旅客的檢疫工作均由各地機場檢疫部門執行,航空公司按檢疫部門要求配合,「也就是說,下飛機需要等待多久,完全是按照檢疫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的評估來判斷」。

最後是機場辦手續,從日內瓦出發經法蘭克福飛回北京途中發現,只有飛往中國的航班,登機櫃臺前有防疫相關提示。當天在日內瓦機場和歐洲航空樞紐法蘭克福機場,西方面孔的乘客幾乎沒人戴口罩。

回到北京首都機場下飛機後,經歷3道檢疫「關卡」:海關紅外線測溫系統、在通道遞交健康申明卡、辦理入境手續。在抵京等待行李期間就接到社區電話,提醒需進行14天自我隔離。

訂定航班三級風險制

嚴格的檢疫措施必然會影響乘客下機速度。北京機場除要求乘客配合體溫檢測、主動進行健康申報外,還建議排隊保持1公尺以上間隔。所有乘客都積極配合各種檢疫措施。

此外,大陸民航局修訂相關規定,將航空航班防疫分爲高風險、中風險和低風險三級,並根據疫情發展動態調整。風險等級根據各分級因素評分,以歐洲某國飛往大陸航班爲例,如果該國確診數超1000例,其確診病例數得分即爲最高的「5分」,從歐洲飛往北京的時間普遍超過8小時,該項得分即爲最高的「3分」,如果該航班上座率大於80%,該項相應得分爲「3分」,得分總和超過8分即屬於「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