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戰重燃?歐美找澳洲建立供應鏈 陸卻造「航母」迎敵

東西方稀土供應競賽悄然開打。(圖/美聯社)

電動車產業發展重要原物料之一稀土,成爲各國相爭的關鍵資源,大陸身爲全球最大的稀土供應國,這導致陸美貿易戰之際,北京當局若採用稀土戰將導致美國科技產業面臨困境,但隨着拜登政府加強對大陸的防範,歐洲許多美國盟友也開始對過度依賴大陸進口的產品開始調整策略,並與美國一樣找上澳洲合作,大陸則是加強在稀土產業的掌握能力。

稀土可以用於從智慧手機到電動汽車等多種產品的製造,稀土供應問題也成爲陸美競爭的關注焦點之一,拜登政府8月召開電動車峰會,要求2030年前美國電動車必須佔新車銷量5成,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轉型,以及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制造電池都需要稀土當作原料。

從數據來看,美國從大陸進口超過80%的稀土,大陸掌握全球3分之2的稀土,以及85%精煉能力,北京當局對於新能源車政策,則是新能源車要在2025年新車銷售佔比要達20%。

據外國財經媒體報導,澳洲礦商Arafura Resource財務長Peter Sherrington表示,歐洲製造商正與他們接觸,並直接提供車廠原料,預計年底前完成,該公司目前正在澳洲北領地開發價值10億澳幣(約200億元新臺幣) 的諾蘭項目(Nolans project),預計能滿足全球對於電動車稀土磁鐵10%需求。

美國國防部去年與澳洲稀土開發商Lynas Corp在德州建立加工設施,協助美國在本土建立稀土供應鏈,甚至今年拜登政府要求美國商務部調查供應鏈強化的報告,稀土的供應就是其中之一。

歐洲原料聯盟(European Raw Materials Alliance)執行長Bernd Schaefer表示,其實過去大家就有意識到這種依賴關係,但礙於價格因素,但卻不以爲意,但這種想法正在轉變。

歐洲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電動車市場之一,歐洲也打算更積極建立稀土供應鏈,歐盟去年成立歐洲原料聯盟,就是要確保供應鏈安全,目前在稀土領域,該聯盟已經確定14項計劃,投資約爲17億歐元(約561億元新臺幣)。

不過,大陸稀土市場也出現變化,五礦稀土週四 (23 日) 晚間指稱,母公司五礦集團與中國鋁業集團、贛州市人民政府等正在籌劃相關稀土資產的戰略性重組,據《新浪網》報導,以上2大集團均爲國務院國資委100%控股,同爲大陸6大稀土集團,贛州則是大陸南方稀土重要開發地,贛州市人民政府持有同爲6大稀土集團「南方稀土」約94%的股權,如今強強聯手,資源若順利整合,預料將成爲「稀土航母」,南北資源融合下,3家資源總量達43%。

由於過去大陸稀土開採資源與精煉混亂,北京當局主導下,讓大陸稀土產業整合,加上大陸加強環保政策,如今大陸反而成爲稀土淨進口國,打算利用集團整並重新調配資源,讓大陸稀土產業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