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上千店關門 不堪疫擊

ZARA總部宣佈,因疫情影響,將關閉全球約1200間門市,轉攻線上電商。(CFP)

全球擁有上千家店鋪的ZARA,所屬的西班牙龍頭集團inditex震撼宣佈,因新冠疫情影響,首季集團虧損達4.09億歐元,將關閉全球約1200間的ZARA門市,包括旗下的Massimo Dutti、Pull&Bear、Bershka等服飾品牌,把資金轉往電商銷售發展,大舉滅店,是否說明快時尚的末日將至?

迴歸質樸 拒絕過度消費

臺灣的9間ZARA門市暫不受影響,但依照過往Forever 21、SPAO、MIXXO等的慘敗經驗,從風光進駐到最終黯然撤臺,也預告着漸漸衰亡的警鐘。事實上,據百貨業者透露,像ZARA、UNIQLO及H&M這類品牌,需要偌大的店鋪租用,獲利也不如當年好,已不受到百貨青睞,而近年快時尚也大開街邊店,或把重心轉往中南部,開設家庭式店鋪,一來省租金,二來也可鼓勵消費者多花時間逛買。

不光快時尚,全球時尚服飾產業防疫期間,因爲不急迫、非必要的特性,早已淪爲病毒受害者,縱使全球逐步解封,仍等不到春暖花開。歐美時尚圈觀察,這波疫情打垮了「極度消費主義」,隨着每日不絕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人們開始意識生命的重要,進而重視環保、本質的需要,過往拚帶貨的網紅部落客,也紛紛分享在家煮咖啡、陪貓狗的質樸生活,暫不崇尚「消費主義」,因此浪費性高、不環保的服飾產業便首當其衝。

簡約服飾 追求快乾易洗

不過,同樣所屬快時尚的UNIQLO,雖因疫情衝擊業績受到大幅影響,但也發現消費者需求近來大轉變,例如偏好快乾、方便換洗的基本款服飾,而因應日前居家上班風潮,輕裝運動服飾的銷售也上揚,顯見消費者現在只買真正「需要」的簡約服飾,在這波後疫情時代,時尚產業將再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