竈王爺的年度述職報告

傳聞竈神愛吃甜食,祭拜竈神時會以甜點零食賄賂竈神。(本報資料照片)

打鐵店爐竈旁供奉的就是竈神。(本報資料照片)

年畫剪紙主題也常以《祭竈神》、《蒸花饃》、《大拜年》等迎接年的到來。(本報資料照片)

談竈王爺,要從魯迅先生談起。「坐聽着遠遠近近的爆竹聲,知道竈君先生們都在陸續上天,向玉皇大帝講他的東家的壞話去了,但是他大概終於沒有講,否則,中國人一定比現在要更倒楣。」

一九二六年二月,魯迅在《國民新報》的副刊發表了〈送竈日漫筆〉。在這篇隨筆裡,魯迅提到竈君先生會向玉皇大帝說東家的壞話,然後又說應該沒講過壞話,不然老百姓會更加倒楣。

魯迅提到的「竈君先生」,就是俗話說的竈神、竈王爺。即使在今天的部分邊遠農村地區,也還有很多人家的竈臺上貼着竈王爺。更不用說在古代中國,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供奉這尊神明。竈王爺,可以說是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距離最近、也影響最大的神明瞭。因爲,竈王爺直接就管人們的吃飯問題。有竈臺的地方,就有竈王爺。

不過,爲什麼魯迅提到竈王爺講壞話呢?講什麼壞話?誰家的神明那麼缺德?老百姓又要怎樣「對付」這個神明?不妨來了解下這件事背後的竈神信仰。

竈王爺的來頭

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竈王爺,有竈臺就有竈王爺。竈臺可以說是一個家庭的核心之一,吃飯問題是首要的生存問題。竈王爺就是守護這個首要生存問題的神明,直接管到人的肚子。

祭竈的民俗,起源於遠古時期先民對竈臺的敬重。在遠古,火的發現與使用,可是一件具有歷史轉折性作用的大事。它使人類走出了茹毛飲血的時代,邁進了文明時代。用火燒竈不易,老百姓自然非常敬畏和珍惜,竈神信仰在這樣的背景裡逐漸形成。

不過,遠古時期的人們,通常從神話思維來理解這件事。所以對於竈王爺的來源,有相當豐富的說法。有說竈神的前身是黃帝,也有說是炎帝,還有說是顓頊的兒子。在《禮記》、《淮南子》裡,就有好幾種天差地別的說法。雖然種種說法不一,但這些竈王爺的原型都是「帝級」大人物,可見分量極爲重要。

雖然竈王爺的來源沒有固定說法,但不管什麼來頭,他總有一身豪華的裝備和家當。我們經常可以在「紙馬」上看到竈王爺。「紙馬」就是繪製神像的紙,祭竈時會用來焚燒。在紙馬上,原來竈王爺也有老婆,就是竈王奶奶,又叫竈神奶。兩邊分別站着侍奉的童子,前方有竈火燒着,有時還有白馬趴着。這匹白馬,就是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那天,竈王爺昇天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的交通工具。侍童前面,有時會站着文武兩位財神,或者廁神、井神和門神。這些神明共同構成了一家子的守護體系,在冥冥中保衛着全家的起居日用。

在紙馬上,有時也會有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府降吉祥」,就說出了老百姓對竈王爺的由衷期待。不少地方的「祭竈歌」也唱出了人們對竈王爺又愛又恨的心聲。

寧波的祭竈歌如此唱到:

又到臘月二十三,老竈爺爺要上天。

剪好草,拌香料,壯馬喂得𠯠𠯠叫。

走大道,過小橋,一路順風平安到。

別忘人間糖瓜甜,玉皇面前添好言。

多說好,不說壞,五穀雜糧多多帶。

大胖小子抱個來,家家敬仰人人愛。

祭竈果,供小菜,除夕夜晚迎您來。

多施恩,別作怪,老少早晚把您拜。

寧波的祭竈歌看起來言淺易懂,連孩子都能學唱。類似的還有福建長樂的祭竈歌。

尾梨(方言,指荸薺)尖尖,竈君上天。

竈君上天言好事,竈媽下地保護儂。

庇佑儂爹有錢賺,庇佑儂奶福壽長。

庇佑儂哥娶哥嫂,庇佑儂弟討弟人(方言,指弟媳)。

相比而言,四川的祭竈歌卻顯得非常潑辣。

這個時歲愁又愁,想敬竈神沒刀頭(方言,指臘肉)。

年年敬你雞肉酒,你不靈應敬個球!

不管是敬畏竈王爺,還是嘲罵竈王爺,可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竈王爺的分量是很重的,足以影響一家人的生活品質。當然,他也是最難伺候的。這些祭竈歌裡都提到了「玉皇面前添好言」、「竈君上天言好事」,指的是竈王爺上天打小報告的事。在民間,大家都如此傳言,到底是怎麼回事?

爲什麼竈王爺 會打小報告?

魯迅說竈王爺愛打小報告,這事並非他個人編造。自古以來,在民間社會就廣泛流傳着竈王爺的這個傳說。

在漢代,鄭玄在《禮記.記法》提到竈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在晉代,有位著名的道長葛洪,也提到了這件事。在他的「成仙大全」──《抱朴子》裡,有一篇《微旨》,裡邊說:「月晦之夜,竈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可見,至少在漢代,人們就知道了竈王爺有告狀的「不良習慣」。

有趣的是,在道教裡也有個類似說法。道教認爲,人體內分爲三部分──上屍、中屍、下屍,這個「屍」不是屍體的意思,而是主管身體的魂魄,也稱作「三彭」或者「三蟲」。這三個部位分別位於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合稱「三尸神」。每當人們熟睡時,三尸神就會升天去報告人們的功過罪惡。

其實,不管是人體內的三尸神上天告狀,還是家裡的竈王爺昇天打小報告,都反映出古人對自我和宇宙的理解。天地人並不是互相獨立分離的,而是息息相關、互相影響的。

話說回來,不管關於竈王爺的說法有多五花八門,但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這些說法,恰恰都體現了人們對竈王爺的畏懼心理和重視程度──大家都不敢怠慢竈王爺。同在一個屋檐下的其他神明,比如門神、廁神、井神,都還得不到這種待遇呢。就是竈王爺讓人又愛又怕,愛的是他能保佑一家人的吃飯問題,怕的也是他向玉皇大帝告狀,導致全家人陷入災禍,最後吃不飽飯。

畢竟,就連孔子都說:「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竈」。竈王爺對老百姓的重要影響,可見一斑。爲了對付這位不好惹的竈王爺,人們想出五花八門的辦法,但歸根結底,還是從俘獲竈王爺的胃口開始。

如何應對

愛打小報告的竈王爺?

爲了應付竈王爺愛打小報告這事,老百姓通常會在他昇天之前,開始祭竈,討好竈王爺,好使他上天后多說好話或者乾脆閉嘴。

每年臘月二十三到二十四,就是竈王爺昇天述職的日子,也是人間的祭竈節。通常,臘月二十三開始祭竈,竈王爺吃完了以後上天述職,到隔天打道回府。這兩天都要擺放好祭品。

在古代,不同朝代用來討好竈王爺的禮物,都是不一樣的。

在北宋,老百姓用酒和水果來對付。北宋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都人至除夜,備酒果送神,以酒糟塗竈門上,謂之醉司命。」灌醉竈王爺,讓他昇天後沒法正常說話,可以說這種辦法相當高明。

到了南宋,隨着商業的繁榮與發展,人們的飲食也更加多樣,用來「對付」或者「討好」竈王爺的食物也更多了。

南宋詩人范成大事無鉅細地寫了一個南宋人家,在臘月二十四這天,準備了滿桌好酒好菜,好好招待竈王爺,讓他吃好喝好,最好還能醉醺醺地去天庭,這樣的話,打小報告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范成大在《祭竈詩》裡說:

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范成大在詩中提到的「豆沙甘鬆粉餌團」,這些食物通常很粘牙。在明代也差不多,人們討好竈王爺的禮物有糖、黍、餅、棗、糕、胡桃、慄、沙豆。(劉侗《帝京景物略》)還有其他文獻記載,老百姓會做餳、粉團、米餌等,反正都是想讓竈王爺吃了這些祭品以後,嘴巴和牙齒就都被黏住了,到了玉皇大帝面前,自然說不出話來。

因此,在民間社會,老百姓還流傳這樣一首民歌:「臘月二十三,竈君爺爺您上天,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種半說好話半帶威脅的民歌,可以說唱出了老百姓幽默甚至狡黠的心態。人與神竟然如此和諧地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也算是人間的趣味吧。

我們也不知道,當看到趕來述職卻說不出話的竈王爺時,玉皇大帝到底是怒氣沖天,還是哭笑不得?很有可能,玉皇大帝因此喜笑顏開,賜福給地上的人家,讓竈王爺下凡繼續守護這羣聰明可愛的老百姓。

神叨至此,徐子偈曰:

每逢臘月廿三四,竈王昇天述職去。

一年好壞若供出,全家上下無和平。

爲求日子繼續好,祭竈多擺糖與酒。

竈王享後醉醺醺,玉帝面前獻美言。

(本文摘自《時尚宗教學》一書,三民書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