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急症照護政策上路二個多月 人力、設備面臨挑戰

衛福部健保署今天主辦「2024健康臺灣新模式 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現場參與民衆、專家、來賓約兩百多人,現場座無虛席。記者曾吉鬆/攝影

衛福部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於今年7月1日上路,至今已兩個多月,爲了瞭解制度在各地施行狀況,健保署今天舉行「2024健康臺灣新模式,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現場來自全臺各地醫療院所、基層診所、機構、藥局等,也有人來自山區偏鄉、花東、南部,共約兩百多人。

不少參與專家指出,目前在宅急症照護施行制度上,於人力、設備等皆面臨挑戰,若有足夠給付誘因,及健保與長照銜接更緊密,政策才能更符合所需,也更能吸引更多團隊、民衆加入。

事實上,這項政策上路前,臺南奇美醫院、彰化員郭醫院、雲林好所宅診所等團隊,已於在宅醫療領域耕耘多年。臺南奇美院醫院長林宏榮去,「居家訪視」、「遠距醫療」與「遠距檢測」爲在宅住院、居家照護的「鐵三角」,以奇美醫院爲例,該院團隊運用遠距醫療科技,在線上照護居家病患,有很不錯的成效,未來將朝向建立「沒有圍牆的醫院」爲目標前進。

雲林好所宅診所黃子華醫師說,以長照A級單位團隊爲例,對於參與在宅急症照護計劃,目前誘因不足,像曾有年長病患感染肺炎,但病患自己及家人不願去醫院,而外籍看護纔來不到3天,連拍痰都不會,此時,就得靠居服員幫忙,若誘因不夠,遇到狀況時,團隊應變彈性就會大爲減少。

黃子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政策的人力、相關給付等都需有通盤思考,像今年七月凱米颱風來襲,雲林打破過去很少放颱風假慣例,竟連放3天台風假,當時雲林崙背風雨很大,甚至有些地方淹水深度到小腿高度,但那段時間,還是有在宅急症照護病患需要照顧、接受治療。

高雄祥全診所張倡榮醫師在小港區服務多年,他整合居家、安寧、居家護理、長照團隊等資源。他認爲,從基層醫療到在地醫院的資源連結非常重要,如相關儀器可以和醫院借用。對於進行居家醫療模式,他說,「提供最多的資源,並不等於給予最好的照護」, 重點在於對家屬的衛教,當家屬可以自己操作儀器,知道該做哪些事情,自然就會比較安心。而夜間、週末人力的獎勵機制一定要完備,才能吸引更多人力的加入。

宜蘭維揚診所陳英詔從2020年踏色居家醫療領域至今,目前診所有12名住院個案接受在宅急症照護。他認爲,在宅急症照護計劃要執行成功有三個關鍵,第一、案家對居家護理師、團隊要有信賴關係;第二、居家護理所要有足夠專業人力加以執行。第三,設備必須齊全,如可攜式X光機等都是重點。如果這三方面兼顧,執行團隊就會更踏實,民衆也會更爲放心。

臺灣居家護理暨服務協會理事長曾勤媛指出,多數病患都是選擇醫院附設居家護理所,但社區中居家護理所的收案數屈指可數,多爲假日、夜間,病患有相關需求,纔會尋求社區居家護理所協助,期待往後可以多和醫院、其他地區居家護理所交流,彼此可以多信任。在設備需求上,因居家檢測儀器多半非常昂貴,期盼健保署可以補助,讓居家護理所更順利的執行相關業務,也讓民衆更願意接受居家護理所服務。

衛福部長照司司長祝健芳說,長照司以獎勵金方式鼓勵居家照護,並鼓勵住宿機構住民接受居家安寧,長照政策3.0未來與醫療端的銜接,將更爲緊密。

臺灣居家醫療學會理事長王維昌在宜蘭深耕、服務,他表示,長照司推動的居家安寧獎勵,就是讓願意學習安寧照顧的居家護理師有5千元獎勵金,的確頗有成效。事實上,在宅急症醫療最需要的場域是長照機構,而藉由居家護理所的協助,可讓社區病患獲得及時的幫助,像有病患臨時尿不出來,當地護理所趕緊用可攜式超音波找到問題、插尿管,才解決問題。

彰化員郭醫院醫師郭亭亞說,功能良好的高齡長輩當急性感染住院後,反而因預防跌倒的約束、醫院便當難吃、隔壁牀吵雜等,導致營養不良、失眠,甚至出現譫妄、憂鬱、肌少症、失能,在宅急症照護恰巧讓長者在最自在的地方好好治療。

衛福部雙和醫院副院長馬漢平說,試辦計劃給醫院的經費充足,當前目標是找回流失的護理人力;其他大型醫院也應參與計劃,將醫療服務帶入社區,以符合無牆醫院的趨勢,且可參考北醫大提供三家附屬醫院的24小時全年無休顧客服務經驗,讓病家隨時能打電話諮詢,增加安全感。

臺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餘尚儒表示,臺灣領先老化嚴重的日本,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在宅急症照護,建議政府應給予醫療團隊制度支持,並邀請監測設備廠商、電信業者組成國家隊,利用健保這個最大資產,先在國內練兵,未來也能「出國比賽」。

遠傳電信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羣執行副總經理暨資訊長鬍德民說,遠傳陸續推出5G遠距診療平臺、整合多元的IoT生理量測醫材APP,讓醫療團隊即時掌握患者居家健康狀況,提供視訊門診、虛擬健保卡、電子處方等多元的科技照顧服務模式,「居家醫療不是電信業的機會,而是責任。」未來將持續與醫界攜手共進,達成健康臺灣的願景。

衛福部健保署今主辦「2024健康臺灣新模式 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實務對話論壇」中,多位專家、學者期待制度可以更優化,給付可以更爲合理。記者曾吉鬆/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