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不良性貧血有「3徵兆」 有人易疲倦、有人輕挖鼻孔就流血

臺北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顏秀醫師與莉娜(右)和捐贈骨髓的莉娜妹妹合影。(圖/記者嚴雲岑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23歲印尼移工莉娜,因月經長達20多天,加上暈眩貧血,經診斷爲再生不良性貧血,後經5歲妹妹跨海捐骨髓撿回一命。醫師表示,再生不良性貧血爲罕見後天疾病,因爲骨髓裡造血細胞不正常死亡,導致血球白血球血小板不足,出現感染、貧血、出血等徵兆,若持續一段時間未改善,就要特別留意。

收治患者的臺北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顏秀如醫師表示,誘發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的原因衆多,藥物毒物、感染、基因遺傳等都是可能致病原因,但多數病人的疾病仍就原因不明,臺灣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一。

顏秀如提到,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因爲血液中白血球、紅血球與血小板低下,容易出現一些特定症狀。依據臨牀觀察,白血球缺乏者容易發燒、感染,嚴重恐引發敗血症喪命;紅血球缺乏者則容易出現貧血造成的倦怠、臉色蒼白、體力變差;血小板主導凝血功能,缺乏者也容易出現導致的瘀青、出血點紫斑或其他凝血問題,除了月經血流不止外,有人甚至輕挖鼻孔就流血。

若患者因上述問題前來就診,醫師會先從抽血檢驗是否有血球低下,再回溯背後原因,如果還是找不出,就要去抽骨髓檢驗是否罹癌。莉娜的月經血流不止,並不能算是特異性症狀,從診斷到確診,還是需要經過多方面評估,至少需1~2周纔有結果

最後,顏秀如提到,目前對再生不良性貧血治療方式共分4類,輕症病人最常見的服藥與輸血雖然沒有風險,卻非長久之計,因爲一旦書寫時間久,就容易有鐵質沉積問題,加上患者白血球低容易感染,嚴重感染致死機率高。

嚴重患者除了免疫療法外,仍有骨髓移植一途,前者半年內控制機會約5至7成,之後仍有2至4成的復發機率,未來也有惡性血液疾病風險;骨髓移植則可分異體親屬移植與兄弟姊妹捐贈,共同點爲移植成功即痊癒,但須服用抗排斥藥一年,唯一差別是接受兄弟姊妹移植者,5年存活率可達9成,移植物宿主反應(GVHD)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