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咖啡正成爲星巴克的標配
“這一杯,有云南。”
雲南普洱咖啡種植者劉曉蓉在深夜10點發出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她與丈夫文軍在普洱剛剛參加完第六屆“星巴克雲南生豆優秀供應商大會”。與她同行的還有1500位來自普洱、保山、臨滄等雲南各大產區的咖農,“村子一起種咖啡的阿婆、大姐、兄弟們約着一起來了,有的來回開車需要7個小時。”她說。
這一天,10月19日,星巴克全球執行副總裁兼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文娟也來了。她在會上宣佈,今後中國所使用的星巴克經典濃縮咖啡中都將有云南咖啡豆,且中國內地的每一家星巴克門店,也都將出售雲南單一原產地咖啡豆。
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劉文娟(圖片來源:星巴克)
這意味着,劉曉蓉和她的老鄉們所生產的雲南咖啡豆,將去往星巴克在中國31個省份的超7300家門店。事實上,她今年給星巴克的供貨量是超過了12萬公斤,已較5年前提升了2-3倍,這個數字在今後還會不斷增長。
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不同於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和馬尼拉這樣經常出現在精品咖啡店菜單上的名字,雲南咖啡曾是速溶咖啡的原料,是質量不穩定的代表,產地品牌化幾乎是夠不着的野望。即使是精品咖啡熱令雲南咖啡“出圈”的四、五年前,雲南咖啡豆也多被用來與其他咖啡豆拼配,來填補它在風味上的不足,以及拉低整體成本。
而當大公司如星巴克決定將雲南咖啡豆大規模投入商業運用,似乎在向整個行業證明一件事情,雲南咖啡已經大不一樣。
“經典濃縮咖啡是星巴克最知名、最經典、用量最大的一款咖啡豆。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雲南咖啡豆的產量與質量都達到很高的水準。 ”劉文娟說道。星巴克披露的數據顯示,通過星巴克嚴格質量測試的咖啡合格率,從2012年的20%提高到了如今的80%。
事實上,這並不容易。2012年,這個來自美國西雅圖的咖啡品牌進入雲南,它在這裡成立了一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並且與當地企業合資建立了星巴克愛伲咖啡(雲南)有限公司,用於採購咖啡並進行初加工。
全球所有要向星巴克賣咖啡豆的農戶,需要通過星巴克的一項“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範(C.A.F.E. Practices )”認證。這個認證由第三方機構測評,包括了品質、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等方面。
而直到星巴克深入雲南的5年後,第一款符合星巴克臻選標準的中國雲南咖啡豆才上市,此後又經歷了7年,雲南咖啡才成爲了星巴克經典濃縮咖啡中拼配的咖啡豆之一,真正完成“最初十英尺”到“最後十英尺”的上下游產業鏈閉環。
圖片來源:星巴克
當然,對於當地咖農而言,星巴克的標準也是挑戰。
“以前的話,我們採摘鮮果都是比較粗放的,就是這樣子直接一把抓下來。”劉曉蓉與文軍在11年前接手了老一輩在供銷社時期開始的咖啡事業,目前經營着一家名爲曼果塘咖啡的公司,與農戶合作收豆子,再進行鮮果脫殼等工序。
而過去粗放型生產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咖農乃至經理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缺乏對咖啡豆現代管理的意識與手段。
“以前我們不會建立自己的表格,那些對每年的咖啡豆生產統計就沒有一個標準,我們也不知道今年賣了多少噸,產了多少噸,有多少合格的量,有多少不合格的量”。劉曉蓉說道,在過去,她去給收貨商交售豆子總是碰運氣。
而星巴克爲了在雲南收穫到滿足標準的咖啡豆做了大量工作。
王萬東是星巴克的農藝師,他的日常工作是爲咖農提供免費、專業的可持續種植培訓,無論咖農最終收穫的咖啡豆是否出售給星巴克。在咖啡的種植採摘季,他平均每天要走訪7-8個農場,12年來累計行車裡程超過48萬公里,相當於每年繞地球一週。
星巴克農藝師(圖片拍攝:界面新聞 盧奕貝)
王萬東給當地咖農的建議包括全紅果採摘,並且在咖啡樹旁邊種植遮陰樹——在咖啡果樹還沒有成熟的時候避免被陽光曬死,而當其成型之後,可以在周圍形成更好的微型氣候幫助果實吸收營養。
他也會告訴咖農,在下雨前和開花前施肥可以讓化肥有效發酵,同時咖啡果實吸取更多的養分長得更加飽滿;或者在處理污水的池子中倒入生石灰,因爲咖啡水洗產生的廢水是重酸性,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在咖農生產出質量合格的咖啡果後,劉曉蓉會先做小批次的實驗,決定是否採用水洗日曬等處理方法,這個流程可能持續三年以上。如今他們對自產咖啡的要求喝起來口感是乾淨純粹的。在大批量之外,她也開始嘗試在不同海拔、不同小氣候地塊種植咖啡,做一些特殊的處理,更注重咖啡的甘甜感,向精品咖啡靠攏。
圖片拍攝:界面新聞 盧奕貝
但當咖啡農通過認證之後,並不意味着自己的咖啡豆就可以被星巴克購買。每天清晨都會有大量裝滿咖啡豆的卡車排隊進入星巴克在當地的工廠,等待着星巴克的層層分級與檢驗。
事實上,咖農們想賣給星巴克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品牌光環,而是價格。
星巴克對外稱它不僅會以高於市場均價20%-30%的價格收購高品質咖啡豆,對滿足甚至超過星巴克採購標準的精品咖啡豆給予額外獎勵。
“最初的時候咖農們送來的咖啡,光是挑瑕疵豆就要7、8分鐘,最後也只有20%-30%的咖啡豆能符合標準,更不要說純淨的風味,有些甚至還摻雜着各種雜味。”星巴克的杯測師郭瓊說道,而如今,雲南咖啡的品質已經有了很大飛躍,“挑瑕疵豆3分鐘都不要,合格率也到了80%,而且經常還會有驚豔的風味出現。”
眼下,不僅是星巴克認可了雲南咖啡。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雲南咖啡在京東的銷量增長超過30倍,增速爲普通咖啡的5倍以上,2024年“雲南咖啡”相關搜索量同比增長超過30%。
雲南省統計數據顯示,從2018年開始,雲南咖啡豆的出口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2022年,雲南咖啡豆產量的79.5%被用於供給國內,到2023年,雲南咖啡生豆年產量達到14.6萬噸,當年超過90%的雲南咖啡留在了國內消費市場。
但熱鬧背後,雲南咖啡依舊道阻且長。
在大衆認知中,雲南咖啡的出圈是由精品咖啡浪潮帶來的。2018-2021年本土新消費品牌涌現和消費領域投資潮的興起,讓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同感逐漸加深,咖啡領域的“國潮”雲南咖啡也逐漸站到中間位。
“最火的時候,其實有好多外地人,最遠的有東北人來包地種咖啡的。這邊氣候也好,他們有錢想投資一個。”星巴克農藝師仲可仁告訴界面新聞。
但相較於涌動的熱錢,雲南咖啡更缺的是真正在農地的人。
“現在不是說沒有地不能種,只是說缺乏人管,如果有人能管理能做這個事情的話,其實我們咖啡的產量還能再高一些。但現在年輕人願意出去外面打工,也不願意留在這裡衝咖啡。”劉曉蓉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學的是視覺傳達,但很長一段時間裡,像她一樣擁有本科學歷並且願意經營咖啡事業的年輕人仍是少有,這制約了當地咖啡產量的提升。
但隨着雲南咖啡的市場聲量在提升,情況也出現了一些改變。
王春梅在今年7月回到了她位於雲南普洱的家鄉,這個名爲白沙坡的村落如今搖身變爲“美麗星村·咖啡文化體驗中心” ,在外做導遊四處漂泊多年後,王春梅成爲了這裡第一位咖啡師。
美麗星村是由星巴克及滬滇兩地政府打造的以咖啡爲主題、農文旅一體化的鄉村振興示範村。這個佔地面積達1700平方米的咖啡文化體驗中心除加工體驗與品鑑區外,還配備了多個餐廳,以及符合社交平臺打卡標準的精緻民宿,由當地21個農戶共同運營管理,有的甚至可以提供烤披薩的竈臺——這個項目試圖打造的是具備當地特色的“咖旅”產業。
圖片來源:星巴克 圖片拍攝:界面新聞 盧奕貝
但在這些嘗試之外,真正決定雲南咖啡產業是否有足夠人才迴流的,仍然是整個產業鏈條是否健全,是否能真正賺到錢。
對於大多數農戶來說,咖啡只是農作物當中的一種,他們也曾經因爲週期性咖啡市場價格走低而砍掉咖啡樹,種植水果。如果把咖啡種植從紳士主義和商業情懷中剝離出來,它原本只屬於傳統種植業當中的一種。
而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經濟體來說,農業的發展規模化與效益永遠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