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崙背開山宮奉祀介之推 臺灣、四川視訊探討「道文化」

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出席在崙背鄉開山宮的「蓉臺道教文化雲端交流活動」視訊活動並致詞。(周麗蘭攝)

「蓉臺道教文化雲端交流活動」,緣起於兩岸知名評論家介文汲偶然得知先祖介之推在雲林縣崙背鄉「開山宮」被奉爲神明,圖爲介文汲致詞。(周麗蘭攝)

「蓉臺道教文化雲端交流活動」,雲林縣這端表演舞獅。(周麗蘭攝)

「蓉臺道教文化雲端交流活動」臺灣端佳賓大合照。(周麗蘭攝)

位於雲林縣崙背鄉枋南村的「開山宮」是全臺奉祀介之推的8座寺廟之一。(周麗蘭攝)

位於雲林縣崙背鄉枋南村的「開山宮」是全臺奉祀介之推的8座寺廟之一,成都海峽兩岸交流協會29日與開山宮視訊連線舉辦「蓉臺道教文化雲端交流活動」,成都市副市長林楠、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出席致詞,一同探討傳統中華文化的「道文化」如何一脈相承、代代相傳到南臺灣成爲老百姓最重要的民間信仰。

29日在崙背鄉開山宮雲端連線舉行的「蓉臺道教文化雲端交流活動」,緣起於兩岸知名評論家介文汲偶然得知先祖介之推在雲林縣崙背鄉「開山宮」被奉爲神明,一路慎終追遠到崙背鄉,赫然發現在這個臺灣西部純樸的小村落一脈相承傳統中華文化「忠孝仁愛、君臣大義」的精神,並將道教信仰「崇德敬天、人神合一」的精髓發揮到極致,因而廣邀兩岸道教菁英、知名學者和嘉賓齊聚一堂,探討道教文化如何凝聚兩岸人民情感,展露中華文化的互通互融。

活動由成都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承辦,成都市道教協會、蜀都書畫院、雲林縣開山宮協辦,成都市副市長林楠、四川省臺辦副主任張軍、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出席致詞,今日透過雲端交流,四川、臺灣互相聆聽祝福。

林楠表示,四川、臺灣兩地互動熱絡直至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才稍歇,今年六月、七月在臺灣的花蓮、桃園、雲林舉辦了「雪山下的公園城市」四川攝影展,如今在道教文化的牽引下又有這一場雲端交流。

謝淑亞表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今天的雲端交流就有這種感覺,雲林有很多美好的農產品,盼疫情快快退散,讓大陸廣大民衆能再嘗寶島的芬芳。

曾擔任外交官、現任時事評論員介文汲說,今天拜祖先之賜能在崙背鄉與四川佳賓相會,這場盛會仿如數千年曆史,雖然透過雲端但沒有疏離感,因爲我們有共同的祖先、信仰、價值;兩岸關係血濃於水,雖然仍有一些問題存在,如何把千絲萬縷的情分凝聚,使炎黃子孫團結一起,是未來要努力的,大家都是一家人。

介文汲表示,渡海來臺的祖先都是了不起的鬥士,我們都了承接了奮鬥的精神,信仰、價值觀雖然看不見但影響力很大,祖先先賢給我們機會坐在一起討論宗教,這就是我們的共同性、可以相互扶持;現今社會需要更多正能量、善的力量爲人民汲子孫造福、守護土地。

致詞後,兩岸道教界巨擘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明心、臺灣中研院院士李豐楙線進行線上專題演講,擲地鏗鏘有聲。國民黨雲林縣黨部副主委簡明欽、兩岸評論家介文汲、臺灣媽祖研究協會理事長蔡相𪸩、中華介子忠孝文化研究會理事長吳秋育,以及川大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哲學系副系主任李裴,教授張崇富等多位嘉賓與會。

大陸四川青城山是道教的發源地,創始人張道陵在東漢年間在此結茅傳道,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更到此著書立說,吸引歷代信徒前來聖山朝拜。

擁有800多座大小宮廟的雲林縣,是臺灣的宗教大縣,主要是先民來臺開墾,強渡波濤洶涌的「黑水溝」時,捧着家鄉的大小神像求庇佑,例如香火鼎盛的北港朝天宮祭拜的媽祖生前是福建湄洲林氏女,因受人尊崇死後成神。鮮爲人知的是歷史先賢介之推,生前忠孝節義、死後百姓追奉爲守護神,雲林崙背鄉開山宮是其中之一,奉祀介之推爲「大伯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