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討論:跨界融合 汽車產業進化下的創新學習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8月14日報道 市場“停下來”的時候,行業的思想不能停滯。
2020年8月11-13日,以“冬芽”爲主題的第十二屆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舉行。大會從電動化、智能化、數字化、大設計、運營和營銷等6大板塊梳理出22個圓桌議題、30場精彩演講,通過行業大咖的犀利觀點,將全面梳理目前汽車行業面臨的困境與問題。
13日下午,同濟大學汽車學院與設計創意學院雙聘教授、同濟大學人車關係實驗室創始人馬鈞,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馮擎峰,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兼營銷公司總經理賈亞權,禾多科技創始人、CEO倪凱,軒轅大學首席戰略官王豐斌,軒轅大學校長賈可就“汽車產業進化下的創新學習”議題進行了討論。
軒轅大學是一個跨界學習、開放共享、塑造新模式、新機制、新生態,推動汽車產業創新的聚合賦能平臺。它由《汽車商業評論雜誌》創刊發起,致力於成就新汽車人,爲他們搭建一個包括認知升級,能力升級,圈層升級和資本升級的新生態。
“軒轅大學實際是爲大家提供交流、溝通、碰撞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激發大家來思考這件事情的意義,而不是教導大家,這是我認爲這件事情的意義之所在。”馮擎峰說。
奇瑞汽車副總經理兼營銷公司總經理賈亞權認爲,要研究人性,主流消費羣體的成長經歷,一定會帶到未來去。另外,領導人要帶着企業往前發展,肯定還要洞察消費者,要洞察管理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心理,把人心摸透,纔有相應好的機制,企業纔會發展。
馬鈞也對軒轅大學有着自己的解讀,“我們爲什麼要做這個大學,這個大學跟其他的大學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是真正的共創、共建、共贏,而不是我來教你什麼東西。”
賈可博士則回答了關於軒轅大學核心競爭力的問題,“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這種高、精、尖的資源,以及把這些資源彙集起來的能力……本質上來講,我們首先還是希望在行業變革期能夠抱團取暖,二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交流、溝通、碰撞,而且是跟頂尖高手一起是非常關鍵的。”
以下爲討論實錄:
王豐斌:今天論壇已經進入第三天,可以聊一聊稍微輕鬆點的話題,我們這個環節是談學習。就我個人來說,它其實是個人的生存狀態,從內部來說是一個保持活力的非常好的方式。同時從外部來說,我們的世界變化太快,行業變化太快,也是跟上時代步伐很大的一個外部需求。
在行業劇烈變革的時期,我們作爲新汽車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我們的企業組織如何變成一個具有活力的學習型組織。
今年我們都經歷了一個共同階段,在疫情期間都有一個自我隔離,讀書和思考比較集中的階段。第一個話題想請各位聊一聊,你在讀書和思考期間收穫比較大,或者印象比較深刻,與汽車行業發展有關,感觸比較多的一本書,或者一個觀點。
馬鈞:感謝疫情,讓我有時間從過年到前段時間有時間思考一個問題,我們這個產業要做什麼樣的革新,自己要做迭代。在飛機上我又第三次讀了《體驗經濟》這本書,體驗設計之前已經提了,慢慢到了體驗思維,然後到體驗經濟,實際上是人在改變,我們的消費者在改變。
但是我們很多主機廠,包括自己沒有迭代,談到創新,創新離不開一個生態,所以體驗思維,包括體驗經濟告訴我們最多的是,人在改變以後,真正改變的是價值。價值觀改變了,所以人在改變,這是第一步。
有了價值以後,我的產業鏈怎麼做結合,這是我現在在思考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前幾天我在論壇上談到的觀點說,觀衆、聽衆慢慢從理性到了感性,包括剛纔金總在上面講客戶貼標籤,因爲
我是學術界,可以講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我覺得現在用貼標籤這種普通的詞跟普通人講,大家會沒有感覺。我更喜歡前浪,後浪,包括斜槓,我不是青年,但我自己認爲我是斜槓。多重職業,多元化。
這個時代就是多元化的時代,這實際上是一種體驗思維和體驗設計的東西,所以我們無論是從做營銷的角度,還是做客戶定義的角度,還是做價值的角度,應該有一些新東西抓眼球的,而且是感性的東西,這是我非常期待的。
我們行業太缺少這些好玩的東西了,太無聊了。坦率說,如果叫我再看這些標籤,我是從營銷界出來的,它在我面前過不了。
王豐斌:馬老師的意思是要突破冷冰冰的工業化的思維,回到價值觀,回到我們生活方式的活力當中,來找到我們的產品價值。
賈亞權:其實這次疫情,首先肯定是比較焦慮的,尤其是春節前,春節期間很焦慮,從企業來講。我這段時間翻書都是翻的以前看過的書,華爲,豐田的一些書我翻了翻,從人生感悟上來講,我說的遠一點,我覺得這個變化是猝不及防的到來了,如果不能敞開胸懷擁抱這個變化,很難在以後的日子裡做好自己,或者做好你的行業裡面應該做的事,這是個人的感悟。
再一個,從我們本身做起,一個是技術變化帶來的消費習慣的變化,這種感覺更深。作爲企業,如何擴大市場,我們現在的消費企業一直就是這麼大,品牌調性在這,如果想突破市場,可能真的要從人羣來看。
這裡面不僅僅是簡單的技術突破,肯定是從產品方面深度思考,怎麼打開另外一個市場,跟我們現有的人羣少有交集或者沒有交集。像現在幾個產品出來都在一個大羣體裡面,可能我們還是要擴大羣體。
再一個,我不知道別的企業怎麼想,奇瑞目前是在大力推動變革,這也是疫情期間大家經過思考以後要考慮的問題。業務上要怎麼變?機制上要怎麼變?其實是在談這些,這個就是我想的一些事,從個人到企業的層面。
王豐斌:疫情促使每一位都做了一些學習和思考。確實疫情之後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可能性。
馮擎峰:不僅疫情期間要讀書思考,沒有疫情也要讀書思考。當然疫情來了,可能給大家一點時間,平時可能處理各種各樣的事情,疫情期可能能夠閒下來一點。利用這段時間讀書、鍛鍊,搞一些更加放鬆的事情。我認爲讀書是一件很輕鬆愉悅的事情。
搞軒轅大學的時候我們就在討論,不能定義在教育,要定義在學習的角度。定義在教育就是教書育人,在教別人、育別人。如果用學習,其實學最大的意義于思。我認爲我們在走入工作之前叫學習,進入工作之後就應該叫習學。工作以後,我們是在實踐當中學。實踐、實踐再實踐,實踐以後思考,我認爲學習的效果是更好的。
賈可老師的軒轅大學實際是給大家提供交流、溝通、碰撞的平臺,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大家來思考這件事情的意義,而不是來教導大家,這是我認爲這件事情的意義之所在。
王豐斌:剛纔馮總特別把學習變成了習學。習和學我們好好探討一下,這個習是什麼意思?我個人理解習是羽毛的一部分,兩個習加在一起就是羽毛的羽,它是小雞、小鳥,實踐中學習叫習。
馮擎峰:我們學到再去模仿它就是習。所以工作以後我們有很多實踐的機會,在實踐當中加以思考,我認爲就學到了。
王豐斌:下面請軒轅大學校長講一講,這段時間思考了很多問題,特別是搞了一個壯舉,疫情之後搞了賈可行,不僅思還有行,有沒有一些有價值的感受。
賈可:你剛纔說賈可行,賈可行就是習。我們是要有行動力,要不斷的實踐。所以剛剛馮總講習學,確實在上班之後學習,下班之習學,這個確實非常的關鍵。
疫情期間我們跟很多車企朋友探討軒轅大學的事。3月1日,我們在線上宣佈成立軒轅大學,但實際上疫情之前就已經在策劃了,只不過行動沒那麼快,反而疫情推進了工作進程,且疫情期間更多時間待在家裡,有更多時間學習,只要通過互聯網能辦的事情就會加速。
在推進過程當中,得到了很多朋友們的贊同。我要說明的是什麼呢?說明大家都有這樣的一個需求,一個渴求。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總會碰到很多新事情,以前叫太陽底下無新事,而且我一貫這麼認爲,至少在我們有限的過程當中,很多人碰到很多新問題,新問題怎麼辦就得學習,習學與學習相結合。
所以剛纔我在下面的時候跟長安汽車的葉沛總在聊,他演講中提到疫情期間很多人都很茫然,說這個時候如果主機廠也茫然就完了,所以必須找一個方向迅速往前衝。葉沛總以前是搞製造的,他知道疫情發生之後對供應商的影響,所以迅速要求協調搶資源,銷售跟上去,否則的話很多事情就不好做了。
他從製造到營銷的這個經歷本質上也是跨界。馮總在疫情期間被任命爲負責營銷的管理者,之前負責研發,也就是又跨界了。從研發跨界到營銷,實際上你會對很多問題的認識更深刻,因爲這是無法否認的。
這實際上某種意義是在實踐中學習,像這樣很多寶貴的經驗就需要我們軒轅大學,我們的導師,我們的教授,我們的學員(某種意義上也是學員和教授),我們辦學理念不是教育,而是教學相長,習學互助。
馮擎峰:我們中國一直叫教育,不停的教你,缺少了可以思考的機會。就像小孩到書店買書自己很開心,挑了一堆書,父母說這個不行,你該看這個,我們都在教他。實際上他自己的思考被打破了,所以說我們還是把軒轅大學搞成思考、碰撞的平臺更有意義。
賈可:多說一句,我們這種學習要有這樣的一種氛圍,我們到現場去,我們跟有識之士相處、瞭解,這都會對大家有更多的幫助,這是我做軒轅大學的原始出發點。
王豐斌:大家聽出來了,可能我們的賈校長要在汽車行業掀起學習革命,不僅在學習內容上,也在學習形式上有更多的開放性。
倪凱:最近半年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是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這是一個飯局上我的一個前輩跟我說的,當時聊的話題比較窄,結合我自己在做的自動駕駛東西,它是汽車大產業鏈裡非常小的一塊。
一個公司如何生存,可能需要整個產業鏈,技術、產品都發展到一定階段。作爲行業的參與者,要先成就行業,纔能有機會成就自我。
讓我自己感觸最深的是,我們看到最近半年發生了一些事情,比如疫情,還有最近的洪災。人類爲什麼能夠生存,能夠不斷髮展?我覺得不僅在於互幫互助,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特定的時刻,人類具有一種犧牲小我的精神。比如在武漢,疫情發生的時候,封城就是犧牲小我。洪災的時候,聽說湖北武漢也有一些開閘的舉措來去緩解災情,我覺得這種也是犧牲小我的精神。
回到這次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我覺得可能疫情剛過,選擇這樣一個好的時間點,通過把“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放到武漢,這也是很好的互相成就的例子。
甚至到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題——軒轅大學,本質上“教育是人類所有行業裡邊最神聖的事情”。我認爲教育本質上也是一個成就別人的行爲。我覺得這句話對我的感觸最大。
王豐斌:疫情期間很多人是自我得利,你還在想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這個非常好。我們第一輪話題讓大家聊一聊,疫情期間大家思考比較多,有一些特殊感受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第二個問題是想請各位拋開自己所在的職業立場,站在一個行業資深觀察者的角度去預下未來十年這個行業,哪些方面會發生特別大的變化?
在這個行業裡往前看十年是必須要看的。從未來看現在的話,我們需要新汽車人或者新汽車的未來領導者,他應當具有什麼樣的戰略思維或者是知識結構?
倪凱:您是指整個知識結構?
王豐斌:怎麼看未來十年的行業變化。再看一下未來作爲領軍者,企業的領導應當具有什麼樣的戰略思維和知識結構?
倪凱:我覺得幾點:
第一,從我的角度看整個汽車行業的未來十年,可能汽車行業的客戶、消費者關心的不僅僅是從A到B的工具,更多考慮的是,汽車作爲第四空間的價值。我相信有更多的消費會誕生在汽車空間裡,而非我們現在經常用的手機或者其他消費場所。
我不是資深的從業者,但是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需要更好的把握整個科技變化給汽車行業帶來的變化,甚至未來消費帶來的變化,需要在這個高度上去思考,我們的消費者需求在哪邊,新的商業模式在哪邊,我們技術應該怎樣更好地服務這些新生的消費產品和消費方式。
王豐斌:下一位,有請賈校長。
賈可:剛纔倪凱說到成就別人就是成就自己,我想起我們軒轅大學的使命就是成就新汽車人,成就新汽車人也就成就我們自己。剛纔講到未來十年的行業格局,在格局中我們作爲個人或者作爲從業者在上面所處的位置。
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某種意義上像我們最早做《汽車商業評論》,做《汽車消費報告》又進而演化成汽場APP,我一直在謀劃着未來的格局,包括我們12年前開始做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包括我們做中國汽車年度軒轅獎,從我們中國主機廠更多的採購負責人作爲評委評選零部件的鈴軒獎,包括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向前進的金軒獎,所有這些某種意義上是在佈局,所有的佈局是我看到了一個行業的需求,中國汽車行業或者叫全球汽車行業或者叫出行行業。
昨天有位嘉賓說如果現在的主機廠還不認識到出行是自己重要使命的話,那麼它一定會OUT,他說的很堅決。如果因爲搞出行一定要虧錢就不做,那一定會OUT,這個話有點絕對,但是他看到了行業的未來趨勢。
從我自身的角度來看未來,我知道行業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每個人要在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這個非常重要。所以到今天我們軒轅大學的成立就以成就新汽車人爲宗旨,同時我們是想匯聚整個行業的資源,建立產業鏈的新的圈層關係,重新賦能這個行業當中所有的從業者或者企業。我覺得這個使命非常的崇高或者非常的自我感動,非常有意思,它也得到各位朋友的支持。
我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布點局,做得很有意思。我們必須要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如果不發揮會沒意思。我想馮總能同意我的這個觀點。
馮擎峰:我和馬老師可以聊聊,我有一個思考比方說手機,你看蘋果就一款手機無非多了兩個配置,屏幕大一點,屏幕小一點。但是汽車這個產品,你到大街上看都瘋了,什麼車都有,這真的是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到達這麼一個狀態嗎?
你研究營銷,也研究設計,所以說我們汽車可不可以思考一下,真的沒必要研究這麼多品種、品類、花式花樣,大大小小,我們光分類從A00級一直到S級。且我們現在效率很低,一款車一個月賣超過1萬就算很不錯了,我認爲我們應該沿着這個方向去思考、。
第二,我覺得未來的汽車產品,,過去我們叫消費者驅動,消費者需要軟一點的車我們就調的軟一點,需要硬一點的車就調得硬一點。他要方一點,我們就想辦法造的方一點。都不停的趕流行趨勢,有時是肌肉車,有時是線條車。
我認爲從現在開始它是雙驅動的,科技驅動+用戶消費驅動,雙賦能,用戶需求會不斷告訴你我需要什麼,同時科技進步,尤其是現在汽車上這種科技的進步。現在在產品領域最大的科技負載體就是汽車了,包括互聯網、軟件、硬件,圍繞汽車通通都來了,科技創新很強。
所以通過科技創新以後,我們告訴消費者能給你提供什麼樣更好的體驗。爲什麼我們要互聯?互聯的目的並不是說我們搞個語音就結束了,而是說我們也可以提供汽車的千人千面給他。
所以未來是雙驅動,消費者驅動要什麼,一個是科技的驅動。通過科技的創新,比如倪凱就在做很多科技的創新來驅動他。通過科技的創新去影響消費者。我思考的是能不能把車做的非常極致,極致的產品可以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有這樣的機會嗎?
王豐斌:從馬老師說。
馬鈞:主持人的問題是,將來的領導是一個什麼樣的領導,我從產品講道理,先接着馮總的話講,我個人極其贊同,現在不是一劍走天涯的時代。你靠一部手機,一個產品打天下的時代過去了。現在所有的年輕人,全部是碎片化,咱們將來不要指望某一個產品,是一個最大的爆款,什麼都能賣,什麼人都能賣,這個時代過去了。
第二,我一直堅信現在的產品我們造的太完美,我們做了太好的產品,所以消費者的期望越來越高。實際上這個時代,我們的年輕人根本不需要一個完美的產業,需要一個有缺陷的,但是有極強IP的產品。
IP就是標籤,舉個例子,我經常拿賈可博士開玩笑,賈老師的臉實際上就是一個IP,他哪天不戴這幅眼鏡了我就不爽,現在的產品要的就是不完美的產品,但是極強的標籤。實際上大家思考一下,我們的產品做的太完美,我們的領導太完美,如果完美的話就沒有提升的空間。
什麼樣的領導適合做創新,我有個非常好的思路,就是跨界和多元化的思維,創新的思維是怎麼得到的。就包括馮總,當我一看他以前是CTO,在我眼裡就是院長,我曾經也是做工程的,突然做營銷我給他捏一把汗,跨界的思維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過你的不斷的學習得到的。
就像我們現在招創新人才,招老師,如果沒有從事一兩個斜槓以上,基本沒有資格談創新。我甚至敢這樣說,無論是管理、設計、工程、營銷等等至少要跨兩界以上,而且要有經驗,但是我一直崇尚的是跨界不越界。
我進設計圈子的時候什麼也不懂,聽了很多基礎課,但是有多少領導真的能夠放下身段,學一些其他行業好玩的東西,很少。所以我也想跟賈可博士探討,我覺得軒轅大學有兩個遺憾,以後要補足。
第一個,在座的沒有老外。我們天天在談國際化,老外要搞。
馮擎峰:今天老外來不了。
王豐斌:我們計劃的課程,原來是有的。
馬鈞:我更期待的是跨界大咖,裡面有波音公司的CEO,谷歌的CEO,只有這樣才能碰撞。第二個我們這裡少了很多跨界的精英,不是我們這批人,我們是不是已經變前前浪了,我們需要其他行業的聲音,其他行業的大咖太少了。
我希望在我們大學裡面要有這樣的思維碰撞,就像我到了設計創意學院,谷歌的前COO周老師是我們的教授,他見我的第一天就說,馬老師你在一個沒落的行業,我們纔是朝陽產業,我跟他爭論了三天,學術就是這樣的氛圍,最後還是沒有爭出結論。
所以我認爲跨界需要這樣的創新,我們需要用學生的心態思考,這樣才能真正跟上時代的腳步。現在再回到馮總,您現在是領導,我們的傳統思維模式還是供應商給你提供,馮總我這裡有一個好故事,你看看要不要,但這個時代過去了。
現在我在做項目的時候,如果馬老師是一個供應商,我不做,我是來幫你的,真的是共創,雙方共同學習。而且爲什麼我就肯定比你好,根本不可能,你對吉利最瞭解,我怎麼可能瞭解,只不過我把外面的想法跟你一起結合,我認爲是共建共創時代,所以希望將來我們的領導有這樣的思維,很關鍵。
馮擎峰:共創不僅僅是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包括市場上,實際上我們今天在座的就是共創。
王豐斌:共創軒轅軒轅大學也是行業裡面共同的使命感,一起參與的。馬老師已經把話題引到下一個問題,下面有請我們奇瑞的賈總。
賈亞權:前面我認爲都說全了,科技的,消費者都談了。我就提一點,還是圍繞着人性來講。其實我是這麼看問題的,就是剛纔說的領導人的引領者的情況,我是這麼看的問題,其實現在的技術肯定會帶來消費習慣的變化,這是一個。
再一個還是要對人性,我覺得要研究人性,一個是我們10年之後的主流消費羣體的這種成長經歷,他們過往的經歷一定會帶到未來去。再一個,你一個領導人要帶着企業往前發展,肯定還要洞察消費者,要洞察管理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心理,把人心摸透,纔有相應好的機制,企業纔會發展。
王豐斌:其實在營銷上我們要研究消費者,不僅是他有什麼共性的需要,其實他是一個完整的人。有時候把完整的人研究透了,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費者。我們這個話題還是交流比較多的。
下一個話題,我請賈博士最後回答,這個話題因爲還是要回到軒轅大學的話題上來,今年3月份,賈博士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把軒轅大學做好,當時確實如賈博士說的,我們認爲未來的發展需要一個能夠推動行業創新賦能的學習平臺,一直有這種行業使命感,我們一起把它推動到今天。
其實我就想一個問題,假設我們臺上是校董會的成員,我們內部也討論過,賈博士既是軒轅大學的校長,又是汽車商業評論的總編,汽場那邊事情也很多,這個斜槓一直槓在他身上,我們覺得我們要幫助賈校長定定位,他應當排在最前面的斜槓是什麼,他的組織重心是什麼。
第二個也給軒轅大學的發展提提建議。
馮擎峰:賈可老師說搞軒轅大學,這是疫情期間思考出來的,還是之前就有的?
賈可:不能說疫情都是壞事,它讓很多事情加速了。
王豐斌:新事物。
馮擎峰:你說我們站在校董的角度來說。
王豐斌:我們在座的各位,他是校長,我們今天就是開校董會,我們要給學校要提出戰略規劃,要給校長提出一些我們認爲的好的建議,哪怕他不願意聽我們也講。
馮擎峰:我發現他什麼話都愛聽,是比較包容的,這麼多年來交往下來,有時候罵他他也聽。我的想法,學習最主要的還是思考,不管是實習也好,能夠給大家帶來啓發性的東西纔是我們到這個學校來的收穫,其實並不是學到的是自己的,是思考到的是自己的。
所以我希望在大學中大家可以有更多的碰撞,也許我們不同就可以碰撞。昨天我和蔚來能源換電的見面,我們一直關於換電、快充等等一系列問題碰撞到十二點半,很有意思,因爲他在這個領域進行了深度的研究,所以我從他的深度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但是,我有很大的一種廣度,因爲我各種技術路線都經歷過,所以我們之間做了很多,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碰撞在裡面,而不是說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喝酒狀態不行。
王豐斌:那我們請倪總,巨浪一期也參加了,不僅是校董會的成員,還是巨浪一期的成員。
倪凱:我談一下自己對媒體、大學這兩個詞的理解。首先我認爲,媒體,我不是媒體人,但是我認爲媒體最重要的一個是產生觀點,第二是傳播觀點。首先是產生觀點,媒體肯定是要以事實爲依據,但是隻有事實沒有觀點,這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媒體,比如文章全是數字的羅列。第二是傳播觀點,這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考量維度。
大學的話,我覺得跟媒體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非常驚人的類似點。爲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產生觀點這個事情,我認爲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塑造人,塑造人的一個很大衡量標準就是它能不能在未來產生優秀的一些觀念。
中國的教育大家說應試教育就是隻會做題,當時我在美國讀完書,感覺好像中國的學生就是跟美國的學生有一點區別。即使心裡想了也不願意表達出來,或者根本不敢想一些老師沒有說的觀點,我覺得這是大學很重要的一個作用,要讓我們的同學產生優秀的觀點。
王豐斌:您說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知識經濟的產業鏈上,我們賈可老師和總編都是關聯度非常高的。
倪凱:是的,我認爲傳統的學校,或者我們腦子裡偏傳統的學校,更多的是在學校內部傳播觀點,老師到學生就是一個觀點的傳播。如今我們也看到一些新的學校模式,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他能不能把學校裡產生的觀點,向外界進行傳播。
其實像之前湖畔做的,這點我覺得不錯,經常能夠看到有傳播很多觀點出來。所以我也很希望軒轅大學能夠聚焦在我們汽車行業這塊,能夠讓賈老師帶領大家,誕生非常不錯的觀點,能夠傳播到整個汽車行業,推動行業去發展。
王豐斌:好,我們記住你的期待。我們請馬老師。
馬鈞:因爲我自己是搞教育的,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大學,大家知道世界上最老的大學是哪個嗎,我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博洛尼亞,這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城市,在意大利的中部,當我第一次參觀博洛尼亞的時候,當我看到它有世界上最有名的四個博物館,有非常大的穹頂,太奢侈了,它的教室的方向是對着河的,古老的宮殿。大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大學是有錢有閒還要有目標。我認爲賈老師最大的挑戰,將來一定是大學。
汽車商業評論也好,汽場也好,做到最好也就是上市,但我認爲大學是玩精神的,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的目標在哪裡,我們爲什麼要做這個大學,這個大學跟其他的大學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們是真正的共創、共建、共贏,而不是我來教你什麼東西。
可能在某一個領域我是老師,但是到另外一個領域,我就是學生。而且現在問題是,這個行業面臨着太大的挑戰,應該說沒有一個人有一個清晰的答案,明天是什麼,我們不知道,沒關係,我們共同努力,共同產生觀點,共同來傳播它,共同來實踐它。
所以我認爲這個大學跟傳統意義上的大學不一樣,不是教書育人,而是帶領行業找到明天,這個極其關鍵。我也期待在這個大學平臺上,我們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還要有犯錯的一些好的觀點。就是不是說要KPI導向,但是創新是需要投入的,創新是需要犯錯的機會,所以我期待這個是我們這個大學最大的挑戰。
賈亞權:因爲我跟賈博士認識好多年,十幾年了,也是本家。我今天建議就不提了,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問我這麼多年的問題,我反問一個。你軒轅大學那個核心競能力是什麼?
賈可:核心競爭力,實際上,剛纔馬老師講的,互相在實踐中學習,我們找到行業最頂尖的資源,我們同時也能按照馬老師的想法,因爲我們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論壇從剛創辦的時候,就是跨界交流,權威意見,我們也能找到很好的跨界教授,一起來推動行業,或者叫引領行業,或者我們在這種交流碰撞當中發現行業的方向,以及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到方法。
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這種高、精、尖的資源,以及把這些資源彙集起來的能力,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當然更核心的競爭力是我們能夠想到幹這個事,引領我們幹這個事的頂層建築,頂層設計,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但是剛纔馬老師講,有穹頂,華麗的宮殿,西方大學說沒有圍牆大學,中國的大學以前都是圍牆大學,後來北大把圍牆推倒,有很多的商鋪,後來把商鋪清了,又有圍牆了。這幾年的湖畔大學、西湖大學,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具有實踐意義的大學,而不是簡單的教基礎知識的大學,這實際上是一種新趨勢,新方向,我們認清這種趨勢和方向,一件件的幹這個事,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賈亞權:我聽下來是平臺思維。
王豐斌:我也是軒轅大學的一員,我們分析這個事情,我們覺得汽車商業評論,包括賈可的IP,他其實在行業裡有一個很高的影響力和認同度,做這個事情有一個好的基礎。
第二,這件事情本身也確實是行業所需要的,我覺得在行業快速變革的時候,特別是跨界的變革特別多,我覺得相互學習,相互賦能的度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就主張做一個相互學習、跨界學習、相互賦能的一個平臺,大概是這樣一個思路。
當然一定會有這種共建、共創、共享的開放性的胸懷,這是吸引我們,也包括我們的賈博士做這個事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在臺上可能圍繞這個話題,賈博士你再作一點闡述,圍繞軒轅大學。我覺得這次是真正的官宣,軒轅大學的線上活動已經很多了,但是線下這麼鄭重的場面還是第一次,應該說軒轅大學一次重要的線下發布活動,我們請賈校長給我們做一個總結髮言。
賈可:這一次在武漢,藉着中國汽車產業藍皮書論壇的機會,我們軒轅大學做了一次植入,包括外面搭了很多的展臺,包括昨天晚上的軒轅大學之夜,實際上是預熱。今天我們包括馬蕾校長,闡述了一下我們大學的夢想,當前在做什麼,我們幾個行業大咖,包括巨浪一期的代表學員一起幹這個事情。
本質上來講,實際上還是希望在行業變革期,我們能夠抱團取暖,二是說在這個過程當中,交流、溝通、碰撞,而且是跟頂尖高手的交流、溝通、碰撞是非常關鍵的。爲什麼有時候要名人名言,爲什麼有時候要跟大咖交流,因爲很多大咖都經歷過大風大浪,都摔過跟頭,有過深刻的教訓,當然也有很豐富的經驗。
那麼他們看後來者,有時候能夠提供一些想法、一些思路。這可能就是說光看書看不到,不能體悟到,可能有時候一交流會激發你,叫頓悟,有會讓很多人頓悟,這個頓悟之前一語道破天機,看起來很簡單,但是達到這個境界非常難。
我們整個軒轅大學的組織過程,某種意義上就是讓更多人得到頓悟,這個頓悟可能是學員的,也可能是教授、導師,也有可能從這個過程當中得到頓悟。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挺有意思的。
另外,我們這次在武漢舉辦這個論壇,得到了市委高度重視,我從他們的高度重視中看到了一種我們的價值。這麼多年,從汽車商業評論開始,我們一直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想給行業賦能。那天廣汽的一個哥們,
小亮不知道在不在,他出了一本書,叫《用戶體驗驅動變革》,我寫了一個序言,把我2000年初創辦《汽車商業評論》前身的一本本雜誌叫《新汽車》,所以有時候好像冥冥中有一些連接,我2000年3月份做的第一本雜誌叫《新汽車》,現在我們還在談新汽車。那個時候,我的一個開篇的話,卷首語,第一本,第一篇文章,就叫種下一棵樹,說我們要開始給它施肥、澆水,一直到今天,如果從05年底開始謀劃,從秋天開始謀劃算起,到今天15年。
馮擎峰:軒轅大學以後就開始搞森林,種很多樹。
賈可:一片森林,現在氣侯變化太厲害,我們希望能夠抵禦氣侯的變化,而且這也是很開心的事情。因爲高朋滿座,互相交流,那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斜槓,不斜槓很乏味,但是斜槓還是馬老師講的,跨界不越界,斜槓完了不能無所事事,不能胡來,那也不行。
所以我覺得我們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跨界,不越界,高談闊論,又不語言乏味,這些東西我覺得是我們追求的,我們嚮往的一種境界,我覺得這就是人。特別是今年經歷過疫情以後,想開了,很多事情就加速。而且時不我待,時間短暫,想開了就加速,就得幹。
王豐斌:學習是人類的本質,是不斷的,不僅是應對外部的挑戰,也是一個增強自我活力的狀態。我們今天上午的時間已經超時了,我想利用主持人的機會插播一個廣告。我們前不久有一個招生啓示,軒轅大學事業越來越大,需要更多人蔘與,我把這個念一下,也表達我們軒轅大學這個團隊的心聲。
衝浪人!也許是這個世界最好的工作。我們是軒轅大學,我們位於汽車產業知識創新浪潮的風暴中心,我們是一羣厭倦平庸喜歡挑戰的衝浪人,如果你德智體全面達標,I WANT YOU!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