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種「阿里山油菊」育苗有成 金黃花海有望

阿里山油菊花。(嘉義大學提供)

嘉大森林學系學生與鹿草焚化廠員工一同栽植阿里山油菊幼苗。(嘉義大學提供)

海拔1500公尺的臺灣原生種「阿里山油菊」,稀稀落落分佈在山區,嘉義大學師生團隊採集後育苗有成,將小苗栽種在嘉義縣馬稠後環境教育中心鹿草焚化廠環保農場,可望明年秋季開出黃澄澄花海,並將開發爲經濟作物。

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團隊與嘉義縣環保局、馬稠後環境教育中心及達和環保公司,在嘉義縣馬稠後環境教育中心鹿草焚化廠環保農場,齊力栽種600株「阿里山油菊」苗木,期盼未來成爲阿里山油菊覆育基地,以及民衆賞花的綠色新景點。

嘉大森林學系張坤城助理教授表示,阿里山油菊是臺灣阿里山區原生特有種植物,零星散佈在海拔1500至2100公尺山區,該校團隊近年來協助嘉義林管處在奮起湖育種、開花,並建置苗圃,此次是到平地進行人工栽植覆育。

張坤城說,幼苗目前約12公分高,原本是今年3、4月間要移植在鹿草焚化廠環保農場,後來因應防疫而延後至今才植栽,阿里山油菊開花期約在秋季,期待明年10、11月間長到約30、40公分就會開花,形成黃色花海。

張坤城說,阿里山油菊於1914年由法籍植物學家佛裡神父在阿里山地區採集到,日籍植物分類學者早田文藏博士於1916年將它發表爲新種,初步檢測阿里山油菊花含有龍腦(冰片)成分,有醒神、清熱止痛及祛翳明目等效用,香氣、甜度更勝杭菊,有經濟價值。

嘉義縣環保局表示,鹿草垃圾焚化廠佔地約10公頃,閒置土地整地規畫爲環保農場,約0.5公頃,此次與嘉大合作覆育阿里山油菊,以期打造生物多樣性的環保教育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