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培育阿里山千金榆有成 可望栽培段木香菇、木耳

南投分署在霧社苗圃培育阿里山千金榆苗木有成,有助發展林下經濟。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培育仁愛鄉霧社地區原生植物「阿里山千金榆」,是原住民部落傳統慣用的木材原料,可發展段木香菇與木耳,南投分署培育苗木可望對外供應,共同振興原鄉經濟。

南投分署表示,阿里山千金榆是臺灣特有種植物,別名「川上氏鵝耳櫪」,分佈在中部地區海拔高1500至2500公尺的森林,常見於陡坡或崩崖上、陽光充足環境,秋、冬之際因葉片轉黃也有觀賞價值。木材堅韌可供建築用及製造各種器具,而臺灣紅小灰蝶幼蟲更以阿里山千金榆爲寄主植物才得以繁衍。

這次培育阿里山千金榆,南投分署從野外母樹調查、記錄,種實採集處理,到苗圃內播種及幼苗培育,都由分署一手包辦。阿里山千金榆種子成熟期爲每年7月至8月,苞片內含有小堅果1粒,因空粒比例高,採集人員須先使用水選方法,將浮水的空粒撈除,再將沉底的種子取出陰乾、播種繁殖。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表示,農業部自2019年積極推動適地發展林下經濟政策以來,已開放段木香菇與木耳、臺灣金線蓮、森林蜂產品、臺灣山茶、馬藍、天仙果之林下使用。而發展段木香菇與木耳,阿里山千金榆屬於原住民部落傳統慣俗使用的木材原料,南投分署正積極培育苗木,可望未來對外供應。

南投分署長李政賢說,「符合林下經濟技術規範」、「正面列舉林下經濟品項」、「維持森林植被、不施用除蟲草藥劑及化學肥料友善生產原則」等三大前提下,鼓勵林業用地及特定國土保安用地合法使用人提出申請,發展山林經濟。

阿里山千金榆種子,經水選後陰乾、播種,或以低溫貯藏供應育苗。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

南投分署在霧社苗圃培育阿里山千金榆苗木有成,有助發展林下經濟。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