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疫情畫上等號 蝙蝠遭污名化

雲林縣水林鄉許宅黃金蝙蝠羣聚曾多達上千只。(本報資料照片

全臺規模最大的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羣聚消失了,除了環境破壞等因素外傳蝙蝠可能與新冠肺炎傳染有關,讓蝙蝠受到不友善的對待,但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蝙蝠導致傳染病的發生,請大家不要因此恐懼蝙蝠、甚至傷害蝙蝠。

臺灣今年初傳出新冠肺炎疫情,3月間便有報導引述研究論文,指在蝙蝠糞便驗出1種腦心肌炎病毒,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強調,哺乳類鳥類都可能攜帶腦心肌炎病毒,且不會人畜傳染,更沒有證據指出蝙蝠是新冠肺炎病毒的自然宿主

黃金蝙蝠生態館指出,截至目前爲止,並無足夠的科學證據顯示伊波拉病毒感染中東呼吸症候羣(ME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羣(SARS)、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與蝙蝠直接有關,卻因大衆誤導,而讓蝙蝠成爲代罪羔羊

蝙蝠生態館每年都會針對周邊死亡的蝙蝠進行檢驗,至今沒有發現過病毒,呼籲不要將蝙蝠妖魔化,請大家不捕捉、不食用蝙蝠,更不要因恐慌而傷害牠,以免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

水林鄉黃金蝙蝠羣聚消失的原因,從以前的環境污染、棲地被破壞,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被污名化,都讓蝙蝠的生存陷入危機,唯有加強環境生態保護,以及宣導對蝙蝠的正確觀念,才能避免珍貴生態的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