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國人第一癌有解 醫師呼籲:大腸鏡檢查揪潛伏息肉
腸胃警訊易忽視 逾兩成確診已大腸癌晚期 醫師提醒:定期檢查 方爲上策一名年約三十歲的懷孕女性,在懷孕期間出現各種腸胃不適的症狀,因患者誤以爲是懷孕引起的正常現象,再加上懷孕期間不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以避免可能對子宮及胎兒施加壓力,而未進一步檢查。直到剖腹生產時才發現原來是罹患大腸癌,且腹部已佈滿腫瘤。
收治該名案例的臺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科蔣鋒帆主任表示:「大腸直腸癌常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或患者自身特殊狀況而容易被輕忽。曾有年僅23歲的患者因當兵期間就醫不便,而不理會腹部脹痛等腸胃警訊,直至退伍才進行檢查,確診時腫瘤已發生轉移,進入大腸直腸癌晚期。大腸直腸癌確診案例中約18~25%的患者確診時已進入晚期。」先前知名藝人余天、李亞萍的女兒余苑綺,也是在成功抗癌、並順利產下第2胎後,驚傳懷孕期間直腸癌復發轉移,癌細胞從淋巴擴散到肺部和肝臟。
預防勝於治療 早期檢查 避免癌症發生根據106年度臺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大腸直腸癌仍維持癌症發生率首位,蔣主任建議,民衆有懷孕準備、器官移植、或服役、出國等人生重大計劃,務必先安排大腸鏡檢查,避免因身體狀況變異、外在環境改變或不便就醫等原因,造成疾病警訊誤判或延遲就診。
蔣主任提到,現今網路資訊多元,許多民衆在小有不適症狀的疾病初期,習慣透過網路搜尋症狀與相關資訊,然而大腸直腸癌早期症狀難辨,反而可能因此延誤治療時機,建議如身體已連續兩週出現腸胃道不適,或解便習慣改變等情形,應直接就醫檢查,透過醫師的專業診斷降低疾病風險。此外,有家族史、熬夜、吸菸的民衆應從40歲以上開始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超前部署將罹癌風險最小化。
蔣主任說明,息⾁變成癌症需要三到五年時間,若能透過檢查發現大腸息肉,便可減少出現大腸癌的機會,防範未然。此外也可幫助早期發現癌症,即便罹癌也能增加手術機會,因此高風險族羣如高齡者及有家族遺傳病史的民衆,應該定期前往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測,獲得更多更好的治療選擇。
▲醫師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降低疾病風險。
治療選擇多元化 術前輔助治療有助「把大打小、小而切除」衛福部國建署統計,轉移⼤直腸癌五年存活率僅13%,若能以手術方式切除腫瘤則存活率可增加到40%~60%。因此針對已發生轉移、腫瘤過大或腫瘤數量過多而難以手術的患者,可規劃適合患者的術前輔助治療將腫瘤縮小後,再安排手術切除腫瘤。例如透過化學治療、或安排基因檢測瞭解患者腫瘤特性,選用適合的標靶藥物,都可幫助提升大腸直腸癌患者接受手術的機會。
蔣主任表示,針對進入第四期的轉移型大腸直腸癌患者,醫療團隊在治療規劃上還會再區分爲四期,從治癒治療、積極治療、症狀治療到最後的安寧治療,而不論病程已進入哪個階段,醫療團隊都會竭盡所能幫助病患,兼顧患者生機與生活品質。
多專科治療模式如揪團打怪 醫療團隊全面技能升級更快速 晚期患者治療更安心現今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主流趨勢─MDT(多專科治療團隊)治療模式正是基於以上目標,結合囊括內外科的各科別專科醫師的多元專業見解,定期針對個案召開討論會議,全面考量患者治療需求,提出適合的治療選擇。除了患者得以從中受益外,對於參與的各科醫師來說,也能借此認識其他科別應對疾病時的不同思維,透過多方角度認識疾病、共同學習,全面提升團隊成員能力,讓團隊醫師都能無時間差提供患者跨科別的專業治療方案。
許多公家機關都會提供便民友善窗口,民衆透過一個窗口就可以完成所有需要辦理的事項。蔣主任說:「MDT的概念就是醫療友善窗口,民衆透過單一科別,即可獲得跨科別團隊的專業治療規劃,在單一窗口就能一步到位將疾病問題處理好。」多專科治療模式對患者來說,簡化了繁瑣的就診詢問流程,不會因爲治療選擇多元,而需要在不同科別間東奔西跑,也將因此更加深對醫療團隊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