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過半臺人有大腸息肉 醫:防癌變3件事快檢視

醫師表示,在臺灣50歲以上族羣,超過一半都有大腸息肉,並提供3方法來我檢視。(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根據統計,大腸癌曾連續15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年奪6千多條人命,而許多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演變而來,若能及早發現,就能降低罹病風險。醫師表示,在臺灣50歲以上族羣,超過一半都有大腸息肉,並提供3方法來我檢視,包括飲食是否不均衡、生活習慣是否不良,以及是否有體質原因,當心都很容易生長息肉,值得特別警覺。

大腸癌是泛指發生在結腸及直腸內的惡性腫瘤,值得注意的是,高達9成的大腸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演變而成。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於粉專發文提醒,日常生活的不良習慣易養成大腸息肉,因此,平日務必要多吃蔬果和原型食物、保持適度運動、避免抽菸喝酒,以及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都非常重要。並提供自我檢視3方法,以瞭解是否屬於息肉高風險羣:

1、飲食是否不均衡:常吃高油脂、高動物性蛋白、高熱量、低纖維、加工食物、油炸物,且不愛攝取蔬果纖維。

2、生活習慣是否差:缺乏運動、抽菸、喝酒、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

3、是否有體質原因:部分人是因家族基因中具「瘜肉增生因子」,因此年紀輕輕,大腸內就可能長出息肉。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樑程超先前提到,大部分的大腸息肉與大腸癌發展初期相同,就是沒有明顯症狀,往往容易被忽略。他呼籲,若爲50歲以上、肥胖、抽菸、飲酒、飲食較精緻、愛吃高油脂食物或加工肉品、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者或曾有潰瘍性大腸炎及克隆氏症,皆屬於高危險族羣,應提早安排大腸鏡檢查。

樑程超指出,從腺瘤性息肉進展到大腸癌的時間約5~10年,若能提前檢查出腸內息肉的生長,並在其演變成腫瘤前切除,就能有效預防大腸癌。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