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銀行停售大額存單!

近期,民生銀行宣佈自5月7日起停售半年及以上期限的大額存單產品,此前招商銀行也曾傳出類似消息。在當前市場利率持續下行的大環境下,銀行紛紛調整存款產品結構,高息存款產品日漸稀缺。

大額存單停售潮涌

銀行負債端承壓

隨着存款利率的不斷下調,曾經備受歡迎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如今已是"一單難求"。據瞭解,包括民生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已經停售了半年及以上期限的大額存單產品。業內人士指出,銀行停售大額存單的主要原因在於,面對利率下行帶來的淨息差收窄壓力,銀行不得不主動調降高成本付息存款產品的規模,以降低負債端成本。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停售了大額存單,但民生銀行仍然提供諸如"安心存"等其他存款產品。這類產品的存期從3個月到5年不等,年利率在1.65%到2.65%之間,且存款起步金額較爲靈活。與之相比,大額存單雖然能夠提供相對較高的收益率,但起存金額動輒幾十萬元,且在產品到期日之前無法自由支取,這無疑限制了產品的靈活性。

攬儲新路徑亟待開拓

銀行需平衡負債成本與客戶粘性

面對大額存單停售潮,如何在降低負債成本的同時確保攬儲力度,成爲擺在銀行面前的一道難題。博通諮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銀行在調整存款產品結構時,需要在控制負債成本與吸收存款之間找到平衡。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建議,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銀行應積極利用市場化機制合理定價存款利率,並通過加大財富管理、零售等業務的投入來增強客戶粘性,提高活期存款的沉澱,進而降低綜合負債成本。與此同時,銀行還應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內部管理效率,實現降本增效。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