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覺醒神劇」? 《弓蕉園的秘密》是與非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星馬華人國族認同是與中國本土同步的,所以從清末就是支持滿清政府、維新派與革命派的都有,照片攝於新加坡晚晴園。(許劍虹攝)

最近公視播出了一部名爲《弓蕉園秘密》的電視電影,從內容的表現來看,可以說是繼《返校》之後,又一部具有「覺醒風格」的神劇。爲什麼說這是一部可與大陸「抗日神劇」相提並論的「覺醒神劇」呢?因爲這部電影很巧妙的把同性戀題材與白色恐怖、華僑政策還有僑生的國族認同議題通通捆綁在一起,試圖把戒嚴時代國民黨形塑成一個反對性別平等、壓迫基本人權而且還強調血統主義的極右翼保守組織。畢竟,「中國國民黨與所有的進步價值爲敵」是泛綠陣營一直以來試圖營造的熒幕形象,但這種想定,卻未必經得起當前政治現況與歷史事實的檢驗。

《弓蕉園的秘密》因爲將其中一位主角的人設設定爲馬來西亞僑生,所以裡面也安排了國民黨職業學生試圖招攬女主角入黨的劇情。其中最具政治性的一幕,大概就是該名職業學生招收僑生入黨時,出現了「華僑也是中國人,中國人就該加入中國國民黨」的對話筆者認爲,與其爭論這段對話是否曾經發生過,還不如從迎合當代「覺醒青年」政治傾向的角度來理解,可能還更實在。

當年有沒有這樣的職業學生?又有沒有如《血統的原罪:被遺忘的白色恐怖東南亞受難者》所描述的那樣,爲了業績陷害無辜馬來西亞僑生陳欽生入獄的黨國特務存在?筆者相信這些人都是存在的,但是否因爲這些案例的發生,就表示存在逼迫馬來西亞僑生當「中國人」,或者逼迫馬來西亞僑生入黨的政策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筆者許劍虹本身也是自美國歸來的華人,最討厭從某些長輩口中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流着中國人的血,就必須要向着中國」。講這種話的長輩,有許多是立場比較深藍的大中國主義者,可他們往往連自己口中的「中國」到底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十分混淆,想要從現代主權國家國籍法的觀念來框定他們的認同,基本上是緣木求魚。

而這些深藍長輩當中,確實不乏當年被黨國體制吸收成爲特務或者職業學生的人,這確實是一段國民黨不怎麼光彩的歷史。可這是否代表整個威權時代的國民黨政府,都是認爲「你流着中國人的血,就必須要向着中國」的血統主義者?以蔣中正爲代表的中華民國最高領袖,是否就完全沒有對以血統爲依歸的華僑政策進行檢討呢?關於這點,我們還是要先從華僑與華人的不同談起。

抗戰末期回國參加空軍,投入對日作戰的B-25飛行員何永道教官,證明早年星馬華僑的祖國情節相當強烈。(圖/何永道教官親自提供)

東南亞華人是怎麼來的?

要如何區分華僑與華人?華僑與華人同時包括旅居海外,但是又具有中國血統者,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前者具有中國國籍,後者則在法律上完全歸化僑居地,成爲外國人。而以美國、加拿大還有歐洲爲代表的西方大國多數允許或者默許雙重國籍,因此定居在這些國家的華人當中有許多人同時又具有華僑身份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承認雙重國籍,中華民國在歐美僑社裡的活動就相對比較吃香,而且1926年成立的僑務委員會長期以來奉行血統主義,認定凡是有中國血統者都屬廣義上的中國人,所以對華僑與華人提供同品質的服務。東南亞的情況則相對比較複雜一些,因爲華人大規模移民東南亞這件事情,本身就與歐美殖民東南亞的歷史緊密的捆綁在一起。

尤其定居在馬來半島上的華人,從19世紀開始就是爲了平衡馬來人印度人的人口,而在殖民政府安排下大規模移入的羣體。華人靠着本身的勤奮還有與歐洲殖民統治者的合作,在東南亞取得經濟上的優勢,但英國人、法國人還有荷蘭人卻不願意真正接納華人爲自己的國民。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前,多數東南亞華人還是維持着華僑的身份,屬於「法律意義上的中國人」。

然而華人在經濟上的優勢,還有他們與歐洲殖民統治者的密切關係,都讓他們成爲東南亞各民族痛恨甚至於仇視的對象。民族主義的時代伴隨着辛亥革命的成功也降臨馬來半島,但馬來人、印度人及華人卻有着各自的民族認同。當年支持孫中山先生革命的華人,心裡惦記的始終還是中國的革命,而對大馬的獨立運動絲毫不感興趣。

此種態度,自然讓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在50年代獨立之後對華人產生高度的不信任感。尤其以華人爲主體的馬來亞共產黨,還發起了針對馬來亞民族的共產主義運動。這讓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越南、泰國以及緬甸等國都對中國產生了憂慮,認爲中國可能會以華僑華人爲第五縱隊,重新恢復往日在東南亞的霸權地位。

所以對於持雙重國籍的華人,東南亞國家是相當不信任的,認爲他們在取得本國身份的同時,可能還暗中替兩岸的中國政權服務。於是他們從50年代開始紛紛頒佈國籍法,要求不想回臺灣或者大陸的華僑歸化爲本國籍,同時必須拋棄中國國籍。中華民國政府爲了華僑到底該不該歸化,到底還是不是中國人這個問題,還一度與許多東南亞反共盟邦陷入爭執。

懸掛在新加坡空軍博物館的新加坡空軍首任司令劉景泉照片,他同時是馬來西亞華僑,也是打下過米格機的中華民國空軍英雄。(許劍虹攝)

大馬華人的國家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要等到1980年,才正式頒佈不承認雙重國籍的《國籍法》,可是毛澤東爲了避免給予周邊鄰國中共要恢復古代王朝時期朝貢體系的印象,仍對外強調凡是加入外國籍的華人就不再具有中國人身份。周恩來開宗明義表示:「華人一旦加入所在國的國籍,這些華人就不再擁有中國國籍,應當效忠入籍的國家。」

馬來西亞是在1957年脫離英國獨立,該國華人隨着1963年《國籍法》的頒佈,通通成爲了馬來西亞聯邦國民。也是在確定了大多數華人效忠的是馬來西亞,不是中華民國以後,馬來西亞才允許中華民國在首都吉隆坡設置領事館。而馬來西亞聯邦決定承認中華民國的原因,無外乎是因爲中共仍在背後支持馬共的暴力革命。

縱然馬來西亞華人在法律上選擇了馬來西亞,可是長年的國家認同又豈會因爲新法律的頒佈而立即轉變?就如筆者前面所言,馬來西亞華人已經習慣把自己的命運與中國聯繫到一起,所以從辛亥革命開始到對日抗戰,他們稱得上是無役不與、通通參與。畢竟他們當中有許多人本來就出生中國,就算是出生在英屬馬來亞的第二代,還是受父輩的影響而認同中國。

比如1920年出生怡保的何永道老先生,就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到昆明報考空軍官校,成爲中美空軍混合團第1大隊第1中隊的B-25轟炸機飛行員。出生馬來亞,如今具備新加坡國民身份的他,因爲在抗戰期間效力中華民國空軍的經歷,從來不懷疑自己是中國人。而在那個國籍認同處於轉換期的階段,許多東南亞國家也未必不願意重用還認爲自己是中國人的東南亞華人。

較何永道晚些加入空軍的劉景泉教官,同樣來自馬來亞霹靂州怡保市,他在隨政府遷臺後,曾於臺海空戰期間創下擊落中共一架MiG-15戰鬥機的紀錄,是名符其實的空戰英雄。後來李光耀爲新加坡建立空軍,尋求中華民國的協助,劉景泉也就這樣前往新加坡,甚至官拜新加坡空軍首任空軍總司令,有趣吧!他是一位「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馬來西亞華僑,然後當上新加坡空軍總司令」。其實,新加坡同樣不承認雙重國籍,可是爲了追求國家的軍事現代化,仍靈活允許自認爲中國人的人才掌握空軍大權。

「僑生」政策之所以存在,有相當一部分的原因是當時英美需要中華民國協助對抗馬來亞共產黨,圖爲抗戰勝利之際,仍以中華民國爲正溯的馬共在紀念雙十國慶。(圖/樑元明先生提供)

僑生政策的時代背景

從何永道與劉景泉的案例,我們不難發現人的認同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巨大改變的。劉景泉固然是馬來西亞出生的華僑,但他還是在與新加坡政府合約屆滿之後返回自由中國,並於2015年在臺灣去世。讓我們把時空背景拉回到50年代到90年代的馬來西亞,許多華人一輩子都以中國人自居,並不會因爲他們的身份由「中華民國華僑」轉變爲「馬來西亞華裔」而立刻改變。

更何況中華民國的僑務委員會,仍從血統主義角度出發,將華僑與華人都視之爲服務對象,於是就有了僑生政策的操作空間。根據《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凡是有中國血統的海外華人子弟,無論他們是否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都屬「僑生」。尤其是在那個臺灣需要與大陸爭正統的冷戰年代,所有回臺灣就學的華人子弟都符合「僑生」條件,無論他們有或者沒有中華民國國籍。

雖然在法律上,這些沒有國籍的華人學生都不再是法律上的中國人,不過中華民國政府仍透過「僑生」政策,讓他們成爲「精神中國人」。於是就有了當代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各種不合理現象發生,比如馬來西亞僑生要接受中華民國的軍訓,或者向青天白日滿地國旗與蔣中正肖像宣誓效忠的情形。尤其是吸收僑生加入中國國民黨這點,引起了馬來西亞政府的反感。

然而,伴隨這些「怪異現象」而來的是「好處」。來臺灣就讀的華人學生也因爲接受「僑生」政策的關係而真的獲得許多優惠。比如從抵達臺灣開始,從食衣住行方面接受來自中華民國政府的照顧,還有大專院校考試時的加分優待等等。同樣都是來自馬來西亞,馬來裔或者印度裔的學生就絕對無法在臺灣取得這些好處。甚至可以說,相比於臺灣本地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的學生,「僑生」像是一羣VIP會員。

優待與義務本來就是相應而生的,因此馬來西亞的華人學生,既然接受了政府的「僑生」政策安排來臺就學,說明他們對於自己「精神中國人」的認同沒有異議,又怎麼能說「國民黨逼迫他們當中國人」呢?另外,以冷戰時代國際政治環境來看,當時的美國與英國都支持中華民國的「僑生」政策,其目的是爲防止華人被中共,或者馬共吸收而去。顯見「僑生」政策或許不符合當前的意識形態,但是在當年,卻也有其能夠長期存在的特殊時代背景。

今天的新加坡華人是新加坡人,馬來西亞華人也是馬來西亞人,可是對於80年前回國參戰的何永道而言,他還是無法忘懷自己身爲中華民國空軍軍官的歲月。此照片拍攝於何老英雄自宅。(許劍虹攝)

切勿陷入「以今論古」的陷阱

美國與英國從和中共競爭的角度出發,允許或者默許中華民國政府在海外宣揚自己爲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是「僑生」政策能夠大行其道的原因。回到那個兩極對抗的冷戰時代,絕大多數的華人與華僑對中國,還是有一種難以擺脫建立在血緣基礎上的民族情懷,而且貿然放棄對中國的論述,只會便宜中華人民共和國,讓中共得以站在民族大義上把華人華僑全部收割而去。

於是西方國家做出了妥協,寧願讓實質統治範圍只剩下臺灣、澎湖、金門與馬祖的中華民國政府繼續代表整個中國,以確保海外華人不至於認同對岸,進而助長馬共、越共甚至於菲共的壯大。這確實是一個不正常的現象,卻也是在那個時代必然出現的現象。「僑生」政策確實也不合理,但仍然因爲時代的需要而被政府推出。

事實上,國民黨內不是沒有人對「僑生」政策產生過質疑。蔣中正就在1969年3月24日對「僑生」政策進行通盤檢討,取消了「僑生」接受軍訓的安排。之後,海外青年講習會上,僑務委員會也取消了「僑生」向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和蔣公肖像效忠的儀式。顯見國民黨的領導階層,並不是沒有意識到「僑生」政策的問題。

僑委會受制於其本位主義,雖然直到今天都還維持「僑生」政策,但自從中華民國政府2000年修改《國籍法》後,現在來自全球各地的華人學生都可以自由選擇要以「僑生」或者「留學生」的身份來臺就學。至於未來是否會完全撤銷「僑生」政策,筆者不在這裡做出任何結論,但是我相信任何不符合現實邏輯的政策都會因爲沒有市場而被逐漸淘汰掉。

「僑生」政策能否存在,最大的關鍵不是中華民國政府還要不要「僑生」政策,而是來臺灣讀書的華人要不要這個政策,他們手中才握有真正的決定權。至於白色恐怖,無論受害者是中國人、臺灣人還是外國人,都是我們應該譴責的歷史罪惡,沒有必要在此爲國民黨辯護。不過硬是要以「僑生」政策來栽贓國民黨「逼迫海外華人當中國人」,此舉就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了。

(本文得到軍史研究者許劍虹先生的許可刊載,在此銘謝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