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城玉門(我與一座城)
劉 放
去年中秋節,我在甘肅玉門老市區度過,手捧從蘇州帶去的月餅,邀窗外祁連山冷月與這座油城一同分享。
1985年,年輕的我只身應聘這座小城的廣播電臺記者。在當時唯一的小公園裡,進門即見一座石油地質學家孫健初同志紀念碑。玉門油礦是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孫健初對玉門油礦的發現貢獻卓越。我細讀碑文,仰望碑上方的孫健初像,他似乎也朝我點頭微笑。
玉門是一座縣級市,市區地處祁連山北麓。擡頭南望,是一年四季白雪皚皚的山峰;俯首北瞰,是古老的河西走廊。蘭新公路上的汽車看不大清,一列火車經過,彷彿一條蠶兒緩緩蠕動。
我的宿舍在東崗,海拔三千米,常令我有高原反應。我很喜歡下鄉採訪,到海拔只有一千五百米的玉門鎮。只是當時路況不太好,九十公里路也要走兩個多小時。只要見到一排老態龍鍾的古樹——那正是鼎鼎大名的左公柳——我便知道,玉門鎮近了。
這裡的風沙讓人生畏。常常剛從班車下來,眉毛就被風沙染黃了。左公柳樹幹上偶見嵌進樹皮的石頭,那是被風吹起的石頭砸進樹皮,再慢慢長合攏,彷彿戰場上歸來的戰士,身體裡還帶着無法取出的彈片,無言訴說往日崢嶸。
石油有一個別名,叫“地火”。我當時嚮往石油城,心裡揣了一團火。這座緣石油而生的小城,城南採下的原油運抵城北煉油廠,完全由輸油管利用落差自然輸送,不需額外動力。但朋友阿浜領我到西河壩老君廟看的“老一井”,採到的原油必須運到東崗上,再流入煉油廠。“老一井”是1939年開採的,全名老君廟一號井。此時的石油爲抗日戰場極爲緊缺的戰略物資,“老一井”也因而有了“石油抗戰”的佳話。隨後周遭山坡上先後打出了數十口油井,玉門就此成爲著名的石油城。“老一井”是名副其實的功勳井,現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阿浜與我年齡相近,祖籍上海,父母上世紀50年代從上海來玉門支援油礦建設,在玉門生下他。在玉門做記者的歲月裡,我認識了許多阿浜家這樣的從外地來玉門工作的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石油城。
後來,阿浜到上海讀研。我因爲心臟出了點問題,也告別油城,調回內地。但這座留下我青春汗水和夢想的小城,一直讓我魂牽夢繞。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採,玉門原油日漸減少。大批石油人帶着家屬西移東遷,繼續爲祖國的石油事業貢獻力量。
離別三十多年後,我獨自來玉門探望故城,緩步下到西河壩看“老一井”,又慢慢登上東崗看當年的宿舍。公園裡,擺放新鮮黃白菊花的孫健初同志紀念碑依然矗立,一旁還新增設了鐵人王進喜塑像。王進喜就是玉門人,在玉門油田參加工作,支援大慶油田,成爲當代工人的模範。我從菊花束中抽出兩支,放胸口貼了一會兒,再在紀念碑和塑像前各放一支,深深鞠躬。
曾聽過一句禮讚玉門的詩:“凡有石油處,就有玉門人。”說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有石油開採經驗的玉門人奔赴祖國各地,幫助建設油田。這讓我聯想到了玉門地名的來歷——古時,西域的和田寶玉由此“門戶”而入,因此得名。如今,寶貴的石油人才離開玉門支援各地,春風自玉門起,吹開祖國各地石油之花!
昔日市委所在地成了“玉門記憶展覽館”。“老一井”旁的山坡上,“弘揚搖籃文化,建設百年油田”的標語醒目,讓我甚感欣慰。這是今日油城的功能定位。這裡曾經是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如今以文化繼往開來,繼續爲中國加油。此處更有紅色旅遊、工業旅遊的得天獨厚資源。我親見數個旅遊團在導遊的引領下,興致勃勃前來遊覽觀光。
向當地的作家朋友打聽玉門新市區的發展勢頭,他連說“好得很”。新時代的玉門“逐日追風”,充分利用遼闊的戈壁灘發展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這太讓人振奮了!石油城地下有“地火”,如今看來,玉門也是一隻浴火重生的鳳凰,正鳴唱着振翅高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1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