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拚端午節及Q2季底行情! 法人開始卡位這些電子股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電子股今年成交比重雖然節節敗退,一度跌破4成,不過,此現象近期有反轉跡象專家指出,法人爲了拚端午節與第二季底行情,已經開始偷偷換股了,資金開始從傳產股迴流至電子股。

去(2020)年電子股很風光,是盤面主流,成交量漲幅都很大,不過,在國際物料飆漲推動之下,今(2021)年4月初臺股人氣主流翻盤,改由傳產股領軍,帶領檯股向前衝,股民從搶買臺積電、鴻海,變成瘋買鋼鐵人、航海王。傳產股人氣紅不讓,還有空間繼續「漲大」嗎?

分析師陳唯泰認爲,投資人一開始低檔介入傳產股,可能是投資性買盤,中段以後,便是投機性買盤,不管是投資或投機,傳產股後續表現仍需檢視基本面,包括毛利率營收成長等財報數字。儘管原物料持續上漲、加上基礎建設題材加持,雖然有助於傳產表現,但傳產股股價漲幅已大,已經提前反應這些利多,此時介入是否仍有獲利空間,值得商榷。

電子股能否重回盤面主流,有哪些關鍵因素或隱憂?他表示,有三大觀察指標,一是傳產股人氣衰退:除了基本面因素外,前一波有些人買傳產股,套牢在高檔,如今股價拉上來,會想要解套而非追價,買盤會慢慢縮手,只要傳產股人氣慢慢衰退,資金會開始重回電子股。二是檢視第二季財報國內疫情大爆發的時間點,剛好落在第二季,市場資金會重新檢視漲多個股的財報表現。三是訂單移轉問題:疫情嚴重的印度近期有訂單移轉現象,國際大廠已經開始抽單,重新回到中國大陸製造生產,如今臺灣同樣面臨疫情嚴峻考驗,是否也會面臨訂單轉移情況臺廠均已經在備戰。

不過,觀察最近法人動作,資金已有從傳產轉到電子的跡象,陳唯泰指出,從投信近期連續買超的個股,很明顯看出法人已經開始轉換投資方向,買超的個股以電子股居多,例如投信連續18日買超世界,連續5日買超聯強、華邦電、南亞科等電子股。而最受到青睞的電子股族羣則是PCB及記憶體制造,除了題材面,仍是迴歸基本面,而這兩大族羣今年業績表現依然不錯,因而吸引資金進駐。

此外,國內掀起半導體ETF熱潮,理財達人盧燕俐建議,想要佈局半導體族羣的人,可以考慮半導體ETF,資金較充裕者,不見得一次買足,可以分批買進,小資族則可善用定期定額方式,等到較能掌握半導體股性輪動,再來加碼,是比較穩健的策略。此外,新掛牌的半導體ETF沒有過去績效與配息情況可以參考,因此,亦可考慮佈局其他科技ETF,例如富邦科技ETF(0052)、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00876)、國泰臺灣5G+ETF(00881)等。以富邦科技ETF來說,指數成分股很集中,波動度也會較大,光是臺積電與聯發科兩檔股票合計佔比便高達8成,只要這兩檔股價強勢,該檔ETF績效也會較亮麗,反之,一旦臺積電與聯發科大幅修正,該檔ETF也會回檔較深。

雲端前線第1035集完整節目FB》

《雲端最前線第1035集完整節目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