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德夯大峽谷白霧環繞美爆! 矮寨大橋直入雲中…長到沒盡頭

記者王致凱吉首報導

位於湖南省吉首市西部的德夯峽谷風景名勝區,地處雲貴高原東麓,峽谷垂直高度約500公尺左右,整個峽谷絕壁高聳,自然風光秀麗,而繚繞的雲霧則有如一層神秘的面紗。峽谷下方就是德夯苗寨。在峽谷的上方,則橫跨着一座跨度達1176公尺的「矮寨大橋」,每當雲霧飄來時,就有如行走在天際一般,宛如置身仙境

湘西德夯景區「問天台」。(圖/記者王致凱攝)

德夯大峽谷距離吉首市約24公里,由各種斷崖石壁峰林瀑布組成,屬於典型喀斯特地形,又稱爲溶蝕地形、石灰岩地形;有別於張家界的「陽剛」氣息,被雲霧環繞的德夯大峽谷,似乎更顯娥娜秀雅。

在德夯峽谷中,天問臺是每一位遊客都想看一眼的美景之一,沒有任何一位旅人能抗拒其魅力。這是一處被削平的孤獨山嶺,四面山巒環繞,前方則是萬丈深淵,站上這裡,彷彿就像真的能與大自然對話一般。

▼遠眺問天台與後方的羣峰。(圖/記者王致凱攝)

矮寨懸崖棧道於德夯大峽谷絕壁之上,全長1.5公里,其中透明玻璃棧道長度100公尺,而距離谷底的垂直落差則高達500公尺;從棧道上觀賞大峽谷千變萬化的山峰雲海,不僅能欣賞山峰中最險峻的地帶,還能體驗由玻璃棧道帶來的感官刺激,每當吹起雲霧時,看着前方若隱若現的棧道,彷彿有一種漫步雲端上的錯覺

▲德夯峽谷矮寨棧道,距離谷底約500公尺,令人看了頭皮發麻。(圖/記者王致凱攝)

除了棧道之外,矮寨另一項奇觀就是赫赫有名的「矮寨大橋」。大橋於2012年3月正式通車,主跨1176公尺,建成時爲世界峽谷中跨徑最大的懸索橋。矮寨大橋採雙層設計,道路下方設有觀光用人行步道,走在矮寨大橋上向下看,立刻就能看見谷底的德夯苗寨,以及另一項公路奇觀「盤山公路」。

▲矮寨大橋深入雲中,彷彿沒有盡頭。(圖/記者王致凱攝)

德夯苗寨號稱是湘西保存最完整的苗族古村落,村落中隨處可見傳統吊腳樓建築、水車等,親自體驗苗族文化,感受苗族人的熱情與純樸。在苗族習俗中,遠道而來的客人得通過「攔門歌」才能進入村寨,不時有遊客被這些穿着華麗的苗族女孩惹得滿臉通紅。

▲德夯苗寨男女對歌。(圖/記者王致凱攝)

從德夯苗寨繼續深入山谷,大約15分鐘腳程就能抵達中國第一高的流紗瀑布,垂直落差高度216公尺,銀白色河水宣泄而下,瀑布後方則形成一個天然的「水濂洞」,遊客可以從瀑布後方通過,從不同角度欣賞瀑布之美。

▲山谷中的德夯苗寨。(圖/記者王致凱攝)

苗族是中國第五大民族,傳說中苗族人爲蚩尤的後裔,當年在涿鹿與被黃帝擊敗後往男方遷徙,逐漸形成現在苗族。苗族擁有許多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包括苗鼓苗畫等技藝。

苗畫與苗繡都是湘西苗族的代表性傳統文化,也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苗畫第三代傳人樑德頌表示,是「先有繡,再有畫」,苗畫是由苗繡逐漸發展而來的獨特藝術,特色在於顏色豔麗,並利用深色畫布凸顯出色彩的強烈對比性。苗族先民透過加工礦物質原料慢慢獲得各種顏色的顏料,以大自然中的五種顏色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彼此搭配顏色,取材多來自自象徵吉祥的寓意,例如典型的「龍鳳呈祥」等。

苗畫中蘊藏的文化元素很多,包括從盤古開天闢地到苗族人遷徙等許多神話傳說。樑德頌表示,苗族人畫的龍頭乍看像是一隻蝴蝶,沒有兇猛的感覺,象徵的是一種和諧、平和的寓意,體現苗族人愛好和平,希望安寧的意思。湘西州博物館收藏一幅《酉水流金慶華誕,呂洞溢彩鑄輝煌》圖,就是由樑德頌歷時6個月時間繪成,長度6.92公尺,寬1.4公尺,爲世界上最大的手工苗畫作品。

▼苗畫第三代傳人樑德頌。(圖/記者王致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