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我們苗族的祖先就是蚩尤(上)

重慶彭水的「蚩尤九黎城」是最具代表的苗族文化園區。(資料圖)

尚未把這個地方列入我一生必去的口袋清單裡,畢竟,大陸土地這麼大,大到一輩子也走不完,中國歷史這麼深厚,深厚到文明的花朵遍地盛放,遠離主流文化、偏居西南一隅的西江千戶苗寨怎麼可能一下子就躍入我的視野?這裡少了唐詩宋詞的渲染,少了文人墨客的眷顧,沒有漢唐的豪情,沒有兩宋的詩意,這裡的文化遺落在史冊之外,只有渺遠的傳說螢火般閃爍,因此,西江千戶苗寨自然是排在衆多歷史文化名城之後。

▲直觸心靈綠意

然而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跟着一團大學生,乘坐大巴前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江苗寨。那幾天的貴州行讓我領教到何謂「天無三日晴」,天氣總是說變就變,到了目的地,就開始飄着霏霏細雨。正逢旺季,人有點多,我撐着傘,一路上心緒懶懶,總想着等會兒擠上觀景臺看一眼吊腳樓、拍張遊客照,接着窩進一間小店躲雨,也是躲人潮,畢竟人潮已經把我的遊興衝散了,我一心一意,就等着晚上的長桌宴。

想想自己當時真是不該,從貴陽到西江苗寨要三小時,從臺灣到貴陽至少也要兩小時的飛機,這一趟跋涉千里,無論是不是心目中的歷史文化名城,那也有它獨特的文化魅力,我怎麼就抱持着這種散漫的心態

乘坐接駁車,走入觀景臺,站在邊上往下看,猝然間,我被一抹綠意給震撼了。那是一種直觸心靈的綠意,不帶一絲煙火氣,瞬間在我心裡拓展出一方世外天地,但見萬里雲天羣山巍峨,梯田連綿,煙嵐縹緲,心胸也爲之開闊了。中國的山千姿百態,有的山靈秀,有的山嫵媚,有的山壯麗,這裡的山連綿起伏,如天的臂膀,在時光中靜靜地矗立,看得久了,人也跟着沉澱了下來。

小店不去了,我踏上閒適的腳步,走入這一幅山水畫廊。既然改變了心態,那方纔還覺得惱人的雨,也變得可愛多了。雨,是自然的餽贈,把天與地連接在一塊兒,在雨的細潤下,眼前的景色都變得更加柔和了,我心裡閃過一個念頭,這西江苗寨,就像一個浪漫多情的女子。女子媚眼流波腰肢婀娜,從大山深處姍姍走來,一身苗服絢麗迷人,身上銀飾叮噹作響。她一會兒笑,一會兒蹙眉,眉目間凝聚着山的寧靜、水的跳脫,一如我想像中的苗族美女的形象。這樣一來,西江苗寨給人的感覺又更加鮮明而立體了。

▲西江千年古苗寨

西江千戶苗寨,爲中國第一苗寨,苗族史上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陸續遷徙的聚居地,從西漢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因此,這裡又稱千年古寨,或是瞭解苗族發展史的一座露天博物館。西江苗寨約有一千多戶,六千餘人,由十多座村寨相連而成,在羣山的相襯下,這樣的美極具規模。

說到規模,我眼前就浮現山坡上層層疊疊的吊腳樓(欄杆式建築),這是西江苗寨一大特色看點,被譽爲「民族建築瑰寶」,亦是十分珍貴的中華遠古歷史建築遺存,2006年西江吊腳木樓建造技藝被列爲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吊腳樓分佈於桂、湘、蜀、渝、鄂、黔、滇等地山區,大部分爲少數民族所居住。吊腳樓依山而建,後部與山坡相臨而不連,前部木柱架空,底層進深較淺,樓面半虛半實。傳統的吊腳樓底層圈養牲畜、家禽,也放置農具、雜物,二樓是主要生活區,堂屋、廚房(火塘)、臥室,還有寬廣的前廊小憩用的美人靠,三樓爲閣樓,屋頂覆蓋瓦片。

若不是當時人太多,在吊腳樓裡走一走,必定會產生一股親近感。現代人住慣粉飾過的都市水泥房,反而更容易被樸實無華的東西深深吸引,只是當天還得趕回貴陽,不能在吊腳樓住一晚,在夜裡俯瞰萬家燈火,熨貼木質溫度,一任清風拂面,枕着蟲鳴鳥語,做一回山中人、苗家客,現在想來,不免遺憾。

●代代相傳的歌謠

我曾因爲要寫一部小說,上網查閱苗族的相關資料,結果卻令我吃了一驚。原來這一支古老的民族,並沒有留下正式文字,沒有文字就沒有參考依據,只有影影綽綽的傳說構成一片迷離的色彩,留給後世無數個問號。那麼一支沒有文字的民族,要如何記錄自己的歷史?追尋生命的源頭?維持一貫的信仰?答案就是代代相傳的歌謠──苗族古歌

苗族古歌包羅萬象,從開天闢地、人類物種的起源、大洪水、戰爭、大遷徙、苗族古代社會制度、日常生活等等,把古歌內容鋪展開來,就是一部血淚交織的千年史詩,即使不能書之典冊,藏之名山,卻能從一代一代苗民口裡得到生命的延續。無論血泊沙場,還是漂泊他鄉,他們總是銘記着這種延續,延續着本民族的發展,延續着對祖先的認同。

那麼,他們的祖先是誰呢?

●蚩尤的直系後裔

就像我們自認爲炎黃子孫一樣,西江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後裔。上古時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孕育出三個部落黃帝部落、炎帝部落和九黎部落,部落間互相抗衡,據《史記.五帝本紀》紀載,黃帝和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之後,炎帝被黃帝擊敗。挾着勝利的鋒芒,黃帝的目光開始對準了蚩尤的九黎部落,當四方諸侯的軍隊集結於黃帝的麾下,一場慘烈無比的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結果早已爲後人所知曉,蚩尤敗於涿鹿,戴上桎梏,從位於河北的涿鹿縣被押解至今山西運城南方,這裡是處決蚩尤的刑場,處決方式是「身首解割」,「解州」因此得名。(納蘭採桑/臺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