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21歲女大生「熬夜上網」爆瘦+肚痛…醫檢查見「腹腔腫瘤」嘆:癌末了

記者朱世凱綜合報導

淋巴癌通常好發在50歲以上人羣,不過隨着生活方式的改變,目前也有不少年輕人羣發病。江蘇省南京市腫瘤醫院醫師吳劍秋指出,他曾接診過一名21歲的女大學生,因爲經常熬夜到凌晨2、3點,隨後出現消瘦和貧血症狀,最後還發生腸梗阻導致腹部疼痛情況;醫師檢查證實腹腔出現「惡性淋巴瘤」且已經是淋巴癌末期,失去了手術機會

▲女大生經常熬夜導致腹部疼痛,沒想到竟然罹癌。(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綜合陸媒報導,吳劍秋表示,除了上述的病例外,近日也接診一名22歲的男大生小胡化名)。小胡說,自己平時打電競遊戲比較多,所以經常熬夜到清晨5、6點,時間有一年多之久;近期他發現腹股溝處出現了一個腫塊原以爲腫塊會自己消去,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腫塊越長越大,足足有「一個拳頭」大小,這才趕緊到醫院就診。

▼小胡年紀輕輕就患上了淋巴癌,腫塊還長成了拳頭大。(圖/翻攝自微博)

醫師檢查後確認腫塊是惡性淋巴瘤,「如果熬夜導致睡眠時間不足的話,免疫系統無法恢復,身體長期處於緊張壓迫的狀態下,器官功能的損害慢慢就會顯現出來,造成一些比較嚴重疾病 ,特別是惡性腫瘤。」

吳劍秋說,淋巴瘤善於「僞裝」,早期往往沒有特殊症狀,「頸部腋下體表,包括口腔,長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腫塊,或者甚至有些人伴有發燒、畏寒、體重減輕等症狀,就要儘早就醫。」

▼大學生熬夜上網成了致命因素。(示意圖/CFP)

資料顯示,淋巴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淋巴腺腫大約超過2公分者,就應該即早做檢查;通常以胃痛胃出血腸阻塞、或肺部呼吸困難表現者居多,後續症狀包括不明發燒、體重減輕、盜汗、貧血、其他血球減少以及各種器官被侵犯的症狀。

醫師提醒,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長期過度疲勞、經常處於電子輻射或射線環境等,這類人羣都是罹患淋巴癌的高危險人羣,要格外注意。

►他奶奶美麗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