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森黑→環保綠!殯葬業翻轉形象 「專業化」成未來趨勢

▲《送行者》帶起一陣殯葬風潮。(圖/取自《mysoju》網站)

記者楊蕙綾、詹雅婷/專題報導

2008年上映的日本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日語:おくりびと),講述一名大提琴手回到故鄉,陰錯陽差成爲一名禮儀師,原先身邊的人無法諒解,存在強烈的偏見與忌諱,但他以嚴謹的工作態度及對亡者的尊重,贏得所有人的敬重。這部電影也讓「殯葬業」形象翻轉,逐漸被外界認識並接受。

近年來,仁本龍巖等大型禮儀公司紛紛進軍海外,臺灣仁本服務集團2014年成立「華夏仁本」前進福建福州,目前持續拓點;龍巖集團於2017年前進浙江溫州,投資上億美元,成爲溫州最大臺資企業。臺灣殯葬產業蓬勃發展,盼能複製成功模式,將新的殯葬服務、殯儀理念帶進大陸。

►►翻轉現代治喪文化!傳統殯葬業轉型派遣 陪亡者走最後一哩路►►道別更簡單!傳統厚禮逐漸淘汰 「樹花葬+海葬」成潮流►►殯葬業扭轉人生! 許伊妃家屬「緊握的手」是工作的動力

▼大型殯葬集團前進海外,開拓事業版圖。(圖/翻攝自官網

殯葬形象翻轉!年輕人不忌諱 師承製度走向「科班專業化

南華大學生學系專任副教授楊國柱表示,生死系學生畢業後從事本行的比例大約5成,像是從事禮儀師、殯葬相關的心理諮商或是社工,另有10%從事相關產業,像是寵物墓園、禮儀公司行銷企劃、寶塔人員等。薪資方面,最高的是直接與遺體接觸的「洗、穿、化」工作,薪資約6至7萬;一般大型禮儀公司的薪水大約4萬上下;小型禮儀社約在2.8萬到3萬之間。

傳統殯葬業面對轉型的同時,臺灣高等教育也在培養殯葬服務人才,像是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生死學與生命教育組等系所。全臺最早成立生死學系的南華大學,從去年開始,提供學生實習機會增加實務經驗,學生需經過400小時的實習才能畢業。

楊國柱透露,課程安排臨終關懷,悲傷輔導等課程,讓學生比較瞭解如何應對,如果家屬過於悲慟,哭到無法自已,或是不知道如何紓解悲傷等,透過生死學的課程,會比較有紮實基礎,非本科系的從業人員,可能需要公司教導如何應對。

▲龍巖杯連續兩年舉辦校園徵才。(圖/龍巖集團授權提供,下同)

以臺灣殯葬龍頭「龍巖集團」爲例,集團行政長樑建芸分享人才培訓的重要,「每個案子都是重要且無法重來的,我們期許禮儀師能帶給客戶放心與安心。」因此,禮儀師要能上線服務,至少經過一年以上的嚴格訓練,包括體能儀態、性向測驗等,通過業務、禮儀主管的內部通關考試後,才能正式獨立接案。

爲了提升臺灣殯葬業發展,提供人才發揮空間,樑建芸指出,龍巖從去年開始舉辦「龍巖杯」校園創意競賽,以品牌策略發展、塔位墓園商品設計、市場深耕與開發等6大主題,吸引上千名學生創意提案,藉此更深入瞭解生命產業的經營,「盼能爲大中華區的學生創造一座自我展現的舞臺,也提供企業一個找尋人才的平臺。」

學識理論、實務落差大 「實習400小時」才能畢業

殯葬產業領域中也有所謂的證照制度,但其實真正擁有禮儀師證照、也在執業的禮儀師人數少之又少,肇因於考試製度存在弊病。成爲一名禮儀師,必須同時擁有技術士證照、2年工作經驗以及20學分這3個條件。

但現實社會中的補習課程,常把安排太過濃縮,導致學生上課狀況不佳,且20學分取得容易;另外在2年工作經驗這方面,可能有家族企業掛名等狀況,所以導致就算手上握有這張禮儀師證照,也不具有獨立執行專案的能力。

即使臺灣近年來積極培養殯葬服務人才,理論與實務仍有差距,屢傳相關科系出身、領有合格證照的新手禮儀師,因實務經驗缺乏,受到師徒相承的資深禮儀服務人員詬病,質疑「光有證照無經驗,有何用?」

▲臺灣知名禮儀師「冬瓜」郭東修之子郭憲鴻,繼承父業成爲殯葬業者。(圖/翻攝自郭憲鴻臉書)

對此,知名殯葬業者「小冬瓜」郭憲鴻點出關鍵,「臺灣教育的通病,學識理論跟實務落差太大」,部分業者可能會有種「互相瞧不起」的概念,是因爲彼此缺乏理解跟包容,但現在情況改善許多,「業界普遍接受證照的存在,比起以前確實好多了。」

楊國柱指出,「一個學校剛畢業的學生,沒有實際經驗,需要循序漸進,有時候這些東西(指證照)只是個門檻,律師、醫師也都是這樣走來的。」他坦言,早期課程訓練可能不紮實,但現在制度慢慢建立,「以前沒有規劃實習制度,現在學生須通過400小時實習才能畢業。」

他也透露,校方會幫學生挑選政府部門評鑑績優的業者,學生也可自行選擇合格業者,實習期間會安排老師不定期督導,實習完畢後,須繳交成果報告,產學合作讓學生不致「畢業即失業」,反而更能與業界接軌。

▼傳統殯葬業者面臨轉型,圖爲孝女白琴。(圖/劉君玲授權提供)

學習日本製度「流程透明化」 殯葬業龍頭分享成功關鍵

臺灣早期殯葬業積弊多年,俗稱「土公仔」的殯葬業者,身穿吊嘎背心、腳踏拖鞋兼叼煙,遇到行事草率、價格不透明的業者,家屬只能無奈承受。日本比臺灣更早開始重視殯葬禮儀觀念,因此,臺灣最早學習日本殯葬模式且最爲徹底的龍巖集團,費時25年決心改革,翻轉大衆對殯葬產業的印象

「人才訓練經費絕不能省,員工的反饋纔是真正的價值!」樑建芸指出,公司每年派員前往日本,包括禮儀師、業務、內勤同仁等,學習日本殯葬業的服務態度、標準流程、內部控制及管理學等,「最早送去日本的禮儀師在當地就待了兩個月!」

此外,採購、設計相關同仁也定期觀摩日本殯葬博覽會,見習AR、VR等科技結合殯葬產業、硬體設計及動線設計等。「日本火化的過程看不到任何一個送貨的,莊嚴的告別式現場沒有閒雜人等,動線安排如此精緻,我們要學習人家好的經驗。」樑建芸如是說。

▲2017東京殯葬展展出的花山。

不僅如此,打破殯葬業的黑色印象,龍巖攜手國際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打造生態墓園,樑建芸表示,建築是人與自然溝通的媒介,盼以更具美感的墓園,顛覆以往傳統,讓家屬更願意造訪、慎終追遠。

「以往大衆不喜歡提起的黑色殯葬產業,其實可以是白色照護事業、綠色環保事業及紅色慈善事業。」樑建芸以顏色屬性爲代表,劃分殯葬業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揭開殯葬業的神秘面紗,「每個人都會碰到,爲何要忌諱?應該好好討論如何做,才能更貼近人性、撫慰人心。」

▼顛路傳統墓園的陰森形象,以深具美感的設計,讓家屬更願意造訪。(圖/翻攝自龍巖集團官網)

未來殯葬產業多元 「生前告別式」、「追思酒會」廣爲人知

臺灣現有的葬禮不外乎傳統火化後進塔、或是海葬、樹葬、花葬等等,但都屬於「身後事」的範疇,關於「生前告別式」概念也逐漸廣爲人知。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去年底將新書發表會打造成生前告別式,表示「我走的那天就不通知大家了,不要麻煩。

其實臺灣早在2001年就有舉辦「生前告別式」的案例,當時知名作家曹又方也是以發表作品爲由,廣邀親友、媒體到飯店,當時的她提到,「我要生前就聽見朋友對我的讚美跟肯定,不要等到我死了之後。活着聽見讚美,說不定可以鼓勵我繼續多活幾年」。」

▲殯葬業者、準禮儀師許伊妃。(圖/記者楊蕙綾攝)

根據殯葬業者許伊妃表示,目前臺灣的生前告別式案例少,有聽聞的個案幾乎都是癌症患者所辦。另外較爲新穎的是,身後的告別式以「追思酒會」形式呈現,在靈堂前方放置立體看板,大家跟看板敬酒、說話。

郭憲鴻指出,「生前告別式的想法大家都有,問的人也多,但做得人少之又少,最大的關鍵在於,不知如何開口跟親友提這件事。」他曾替一名罹患癌症的病人辦過生前告別式,「他的時間不多了,希望趁還有時間跟體力,好好跟身邊的朋友告別。」

他也提及,想在今年想替自己辦一場生前告別式,邀請近幾年給予幫助的親朋好友,「時間抓在生日前後,我想做成像感恩會、生日會形式,不是爲了辦而辦,希望透過這個機會,跟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說聲謝謝。」

▼ 電影《非誠勿擾2》讓大衆開始關注生前告別式儀式。(圖/翻攝自YouTube)

未來殯葬產業多元 宇宙葬、太空葬不是夢

日本邁向高齡化社會後,死亡人數逐年升高,殯葬業商機無限,近幾年推動「生命禮儀展」,展示殯葬相關設施、產品及服務等,成爲其他國家學習對象。郭憲鴻指出,日本的創意美感值得學習,「因爲他們真的做得很漂亮」。

他也以2017日本東京殯葬博覽會爲例,展覽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太空葬」及「宇宙葬」,將骨灰放入氣球內,到無遮蔽物的開闊場地施放,氣球升到一定高度便會破裂,骨灰隨風飄散,「以往覺得日本人嚴謹保守,但日本人嚴謹保守的性格和殯葬開放程度卻大相逕庭。」

▲2017東京殯葬展展出的骨罐。(圖/龍巖集團授權提供,下同)

還有另一種「太空葬」形式,是將部分骨灰製作成如「口紅膠」大小,送至美國利用火箭送上太空,價格依製作成品的大小而定,以一般口紅膠大小的太空葬來說,至少5萬臺幣起跳。

相較日本殯葬觀念開放,臺灣還有許多進步的空間,郭憲鴻也認同,「臺灣表面上變得開通,但對死亡的忌諱還是很大,日本雖然有些東西相對保守,但勇於創新這件事還是讓人嘖嘖稱奇,像是『善終筆記』、『事前規劃』,臺灣還是停留在生前契約,那是不夠符合現代人需求的。」

▼2017東京殯葬展展出機器人法師幫忙唸經。

喪葬自主權提高 儀式過度簡化 專家憂:生者恐無法排解悲傷

「現代人的通病,認爲有錢就能解決,但有錢並不代表孝心」,楊國柱表示,親屬關係若沒有透過事必躬親,肯定變得疏遠,後代子孫也會有樣學樣,「慎終追遠」讓家族關係得以維繫傳承,喪禮儀式的過度簡化,長期下來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時代在變,不僅影響喪葬禮俗的呈現,也影響守喪時間,「以前兩千六百多年前要守喪三年(兩年六個月),後來改到七七四十九天,最後竟然變成一個禮拜就好,頭七做完直接出殯,守喪時間越來越短,親屬悲傷便無法完全療愈。」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專任副教授楊國柱。(圖/記者楊蕙綾攝)

此外,臺灣近年來「殯葬自主權」意識提高,部分民衆崇尚簡單即可,甚至希望取消告別式,以減少處理身後事的家庭紛爭。但楊國柱強調,家奠、公奠是爲「活人」而辦,是家屬修復悲傷情緒的管道之一,也就是給家屬一個「爲他們做最後一件事」的機會,讓活着的人知道,做完這件事情就必須收起悲傷的心,他們有悲傷的權利。

「死亡不是結束,是另一個重獲新生的開始」,以人爲本,正心善念,即是對生命最大的敬重,不分種族貧富,每位往生者都值得被尊重對待,積弊多年的殯葬業形象已成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專業化、企業化經營,如何讓生命的最後一哩路走得尊嚴體面,喪葬禮儀盡善盡美,也成爲殯葬業者未來需持續思考、精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