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開“卷”自動駕駛
跑在前列
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無人小巴、自動巡邏車、無人環衛車有序地穿梭於寬闊平整的道路上。在北京經開區,人們對於這樣的場景早已習以爲常。
2020年9月,北京以經開區爲核心,啓動建設全球首個“車路雲一體化”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探索車、路、雲、網、圖五位一體建設。
從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扶持到技術試點,4年來,北京在推進“車路雲一體化”協同發展方面一直扮演着示範者的角色。2024年初,示範區已實現160平方公里的智能網聯道路和智慧城市專網全覆蓋,率先開放自動駕駛出行等多項商業化試點服務,在配套政策、測試道路開放、監督管理等多個環節都保持領先。
今年4月,北京在示範區的基礎上,設立了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對管理政策適度超前創新,允許自動駕駛車輛率先開啓無人化測試、率先進行商業運營和高速測試。
△北京經開區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路段 時代週報記者攝
當Robotaxi從示範區駛向高速、機場、高鐵站,當無人巡邏車、無人環衛車、無人配送車承擔起繁瑣危險的工作,當道路上的信號燈可以根據實時交通狀況發出指令,人們的生活也將迎來更多變化。
融入更多生活場景
從1.0階段的小規模試驗到2.0階段搭建城市級工程試驗平臺,4年時間,北京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已迭代至3.0階段,實現了規模擴張與場景拓展。
最明顯的信號是,自動駕駛車輛正在駛向更遠的區域。
年初發布的202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提出,要完成示範區建設3.0階段任務,擴區至600平方公里,啓動4.0階段任務,推出北京南站、豐臺站、朝陽站、清河站、城市副中心站等五個重點鐵路樞紐客站及大興國際機場、首都國際機場自動駕駛測試設計方案,實現乘用車、智能網聯巴士、城市道路清掃等應用拓展,形成政策和設施的連續連片覆蓋。擴大高速路、快速路車輛測試,積累經驗,形成成熟模式。申請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今年2月,示範區爲百度、小馬智行、AutoX和文遠知行頒發高速道路載人示範應用通知書,4家企業旗下智能網聯乘用車獲准在北京經開區至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之間開展載人接駁。這標誌着世界首個首都城市機場自動駕駛接駁載人示範場景正式開放。
隨後於5月23日,北京亦莊和北京南站之間迎來首批往返的自動駕駛車輛,自動駕駛車輛首次進入北京三環內測試。根據計劃,預計在年內,市民可預約自動駕駛車輛從北京亦莊前往北京南站。
相較於示範區內的道路環境,在高速及內環場景下,車輛面臨行駛速度更快、路況更復雜、風險更大、事故不可控性更高等問題,這就對路端感知能力,車端感知能力和車輛駕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企業的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日,時代週報記者體驗了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推出的機場接駁服務。從亦莊橋地鐵站出發,至大興國際機場40餘公里的路程中,車輛一直在根據路況調整行駛速度,高速最高行駛速度也達到了120公里/小時。隨車安全員的雙手始終沒有觸碰方向盤。
△文遠知行Robotaxi 時代週報記者攝
一名小馬智行的隨車安全員告訴記者,在接到接送機訂單時,車輛提前兩個小時進入準備狀態。如車輛提早到達上車點,乘客可以選擇提前出發;但在乘客未上車前,車輛會持續在路上行駛,以便收集更多的路測信息。
得益於前瞻性的扶持政策與相對超前的基礎設施佈局,北京的自動駕駛車輛駛出示範區的同時,也被應用於更多元化的場景。
年內,北京市智能網聯政策先行區正式開放智能網聯重型卡車編隊行駛申請,率先發布智能網聯重卡編隊管理細則,填補了領域內專項規範空白。企業申請獲准後,其智能網聯重型卡車編隊將在先行區開放的高速公路上實現落地。
△道路上的無人巡邏車 時代週報記者攝
截至目前,北京已實現覆蓋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小巴、無人接駁車、無人配送車、無人環衛車、無人巡邏車、自動駕駛貨運重卡、無人零售車等8種主要應用場景。
跑出商業化路徑
“請繫好安全帶”提示音播報完畢,方向盤開始轉動,左轉向燈自動亮起。確認後方無車輛接近,Robotaxi緩緩駛入車道,車內只有車輛行駛時發出的輕微聲響。
在後排座椅前方配備有一塊屏幕,乘客可以在屏幕上查看車輛行駛速度、行駛路線、附近交通狀況等關鍵信息,並可隨時點擊屏幕上方的按鈕尋求遠程協助。這是記者在北京經開區乘坐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企業的Robotaxi後獲得的真實體驗。
單車智能是“車路雲一體化”的基礎,在人與路之間搭建起信息的橋樑,承載了產業協同發展的基礎生態。
調整車速、變道、躲避障礙物等對於人類司機來說輕而易舉的操作,對於無人駕駛車輛而言卻是挑戰不斷。如何掌握變道時機?如何識別不同類型的交通參與者?該以什麼樣的速度在不同路況下行駛?一套智能駕駛系統要經歷無數次實踐與調校,才能接近人類的駕駛習慣。
作爲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特斯拉推遲了本該於8月進行的Robotaxi發佈計劃。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7月下旬的二季度電話會上坦言,此前他對無人駕駛的前景可能過於樂觀。
“按目前趨勢,我們需要積累足夠多的里程數據,以確保無人駕駛優於人類駕駛員。至於(首批Robotaxi上路)的具體時間,我認爲大概會在今年底,不會晚於明年。”根據特斯拉公佈的數據,其完全自動駕駛系統FSD的累計行駛里程已超過16億英里(約25.75億公里)。
在北京,關於自動駕駛的實踐一直在推進。到2024年7月初,示範區累計爲31家測試車企發放了道路測試牌照,自動駕駛測試里程已超過2800萬公里。
小馬智行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全球測試里程已超過3500萬公里,其中無人化測試里程已超過350萬公里。
△小馬智行Robotaxi路邊等待接送乘客 時代週報記者攝
小馬智行方面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早在2022年4月,北京就已率先放開自動駕駛主駕無人許可,成爲國內首個開啓乘用車無人化運營試點的城市。彼時,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出行服務開始在北京經開區向公衆開放。此後2年間,經歷了封閉場景測試、“主駕有人”“主駕無人、副駕有人”“前排無人”“車內無人”四個階段以及載人到商業化的變革,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才初步打通了全無人商業化的邏輯閉環。
今年6月底,北京市經信局就《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對外徵求意見,擬在堅守安全底線的基礎上,爲L3級及以上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主體提供清晰、透明、可預期的制度規範。其中提及,擬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於城市公共電汽車客運、網約車、汽車租賃等城市出行服務。
當自動駕駛車輛由技術賽道駛入商業化賽道,北京依舊跑在前列。
需要更多層面的“一體化”
“車路雲一體化”帶動萬億規模的新市場。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機構發佈的《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報告顯示,2025年、2030年“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計爲7295億元、25825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28.8%,產業發展將積極推動我國經濟增長。
這一萬億級“新藍海”亟待開發,也面臨諸多現實困擾。工信部在官網發佈的《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問答》指出,各地“車路雲一體化”建設處於初級階段,尚未能搭建形成完備的系統架構,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碎片化”現象,難以支撐自動駕駛技術和網聯功能的規模化應用。
對於“車路雲一體化”大規模落地,多家企業也向時代週報記者給出了相似的回覆:路側改造進度和範圍不統一、企業參與度不足、商業化路徑仍不明確等。
“城市在推進車路雲有很多顧慮,比如現在我們感到最大的問題是,城市參與程度越來越深,但車企卻參與度比較淺,沒有車企參與的車路雲就使得這個產業功能出現了短板。”在8月17日舉辦的第四屆瀋陽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分析指出。
他還表示,目前,城市在有車、有路、有云的跨行業、跨領域試點中,遇到了協調和組織的難度,所以在試點工作中必須要解決對車路雲認知的落差問題,必須解決推進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需要構建的體制機制問題。
“過去的建設是以試點爲主,新一輪建設最基本的要求城市的全域覆蓋,可以分階段來建設,但是最終目標必須是全域覆蓋,甚至是跨域互聯互通。“張永偉如是說。
挑戰重重,多方統籌勢在必行。
前述《徵求意見稿》明確,北京市新建、改建、擴建道路,應當爲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預留空間。鼓勵充分利用現有路側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升級。
小馬智行方面表示,希望可以更深度參與“車路雲一體化”的建設,通過公司的無人駕駛技術,除了在載人載客這一方向提升城市運輸效率之外,也能在整個城市管理中,更好地跟路端、雲端融合,給更多的交通參與者提供服務。
文遠知行也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企業方會全力配合“車路雲一體化”試驗和實踐,積極反饋試驗結果,積極與政府側、城市運營方共同推進“車路雲一體化”的落地。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