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科技開源 創造荒漠奇蹟
以色列政府積極發展海水變淡水的技術,解決水源問題。(新華社)
提到到水資源高效利用,以色列堪稱全球典範。自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面對淡水短缺的難題。國土70%面積是沙漠,其餘土地也呈現半乾旱狀態,加利利湖是以色列境內唯一的淡水湖泊,全國年均降雨量不到435毫米,僅爲全球平均降雨的40%,天然降雨形成的水資源僅能應付需求量的57%。爲了搶奪稀少的水資源,曾與巴勒斯坦、約旦等國爆發戰爭。
不過,靠着不斷研發創新的水科技,長期加強節水、造水和精緻水管理,現在以色列用水不僅能自給自足,還生產大量蔬果和花卉外銷,創造「荒漠奇蹟」。
以色列創新的水科技獨步全球,除了由政府統一管理與分配的水權、世界最高的廢水回收率、用水配額內的水費分級制、滴灌技術,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更是以國克服水資源短缺的主因。
臨海的地理環境爲以色列發展海水淡化產業提供了良好條件。以色列在1997年推行全國海水淡化總綱計劃,迄今全國總共設立五所海水淡化廠,每年生產多達6.75億立方公尺淡水,2018年以國有28%用水來源是海水淡化,多達8成的工業、家戶用水需求皆取自淡化的海水。
目前以色列所有海水淡化廠均採用先進的逆滲透技術,利用半滲透膜分離海水中的鹽分,再透過調節酸鹼度、消毒等過程,將海水製成適合飲用的淡水。這種技術的優點在於耗能少、水分回收率高。
原爲以國海水淡化工程部門的IDE科技公司扮演重要角色,IDE興建與管理當地最大的三座海水淡化廠,包含世界規模最大的索萊克。索萊克廠僅需40分鐘就能夠把海水變淡水,每度水的生產成本大幅降至12元臺幣,使得以色列水科技的出口更具有競爭力。
除了海水淡化,污水回收是以色列另一個主要「水龍頭」。以色列污水循環再用量高達85%,高居全球之冠。雖然經處理的廢水主要用於農業灌溉,但有助減少耗用珍貴的飲用水,對維持水資源持續發展,甚至綠化環境以減少沙漠化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