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發電量可使50萬人用一年 白鶴灘水電站掌握混凝土控溫技術

白鶴水力發電大壩主體完工。(圖/翻攝央視)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白鶴灘水力發電站今(31)日完成全線澆築到頂,象徵主體工程已完工。白鶴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三峽工程。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預計2022年7月可實現16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屆時一日發電量可滿足50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

▲白鶴灘水力發電站設有16臺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圖/翻攝央視)

《央視》報導,白鶴灘水電站的地下洞室羣規模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總長217公里,相當於北京天津距離的1.7倍。水電站的攔河拱壩高289公尺,相當於100層樓高,爲世界第三。最大泄洪量達到每秒42348立方公尺,6分鐘即可灌滿整個西湖水庫庫容爲206.27億立方公尺,與洞庭湖的總容積相當。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雲南省巧家縣四川省寧南縣交界處金沙江干流上,共設計安裝16臺單機容量爲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爲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機組。此外,大壩主體混凝土澆築總方量達800萬立方公尺,開始澆築以來沒有產生過一條溫度裂縫代表大陸已完全掌握大體積混凝土溫控防裂關鍵技術

▲白鶴灘水力發電站2022年7月投入使用,一日發電量可使50萬人使用一年。(圖/翻攝央視)

據瞭解,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分爲31個壩段施工,爲了從源頭上保證大壩不出現混凝土溫度裂縫的問題,白鶴灘首次採用大陸自主研製的新型特種水泥「低熱硅酸鹽水泥混凝土」。大壩建設過程中,三峽集團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智慧通水成套裝備及多端控制系統,則藉由實時感知混凝土溫度,動態控制水流量,實現了混凝土溫度過程的智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