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行情發酵 資金涌入亞股

外資亞洲股市買賣超金額

疫苗行情發酵,亞股大吸金,前周除了菲律賓唯一遭外資贖回,其餘新興亞股皆獲得外資青睞。據統計,外資淨流入最多的前三國家臺股印度南韓,金額分別爲18.8億美元、17.8億美元、13.6億美元。

印度已連八週吸金,臺股、南韓則是11月來連三週淨流入;越南則終結連七週遭贖回後終於贏得外資肯定,獲0.2億淨流入。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越南股市已經強漲三個月,主因除了經濟底氣強,其中一項原因散戶大舉涌入,由於現在投資股市極爲便利,交易門檻成本都極低,且許多券商推出免手續費優惠市場又具備許多低利率融資方式,促使散戶踊躍加入,過去三個月的交易量屢創新高。

張晨瑋表示,明年市場將回歸基本面,委屈已久的價值股由於估值相對便宜,可望重獲市場垂青,而金融地產等價值股目前仍佔胡志明指數五成權重;也就是說,以價值股爲主體的越南股市,明年仍具可看性,建議投資者不妨定期定額方式入場,完整掌握越南中長期經濟發展潛力

羣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表示,美國大選落幕、疫苗研發有明顯進展,都讓市場投資氣氛爲之一振,也帶動近期東南亞股市上漲,循環性行業疫情受害股大幅反彈。

後市來看,自疫情爆發以來,東協國家政府同他國政府一致,積極推出財政刺激措施補貼政策和寬鬆貨幣政策以降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倘若接下來疫苗順利問世量產,不僅有利於疫情遏止,對於經濟復甦速度亦有幫助,加上東南亞股市在評價面上仍具備吸引力,近日RCEP的簽署也可望對東協區域內的經濟發展與合作帶來契機,整體而言,對於東協股市後續表現仍不看淡。

臺股方面,安聯臺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近期盤勢在基本面與資金面的支撐下仍呈健康輪動格局,加上下檔支撐仍強穩健,市場資金持續偏好明年成長與中長期趨勢受惠族羣,後市仍可正面偏多看待臺股。

安聯臺灣大壩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從訂單角度觀察,目前不論是科技還是傳產能見度仍然強勁,至明年第一季應仍可持續維持相對較佳水準。操作建議上,目前可均衡佈局包括電子、傳產與金融在內等各類股,除可在指數位於相對高點時有效分散投組,也因在目前市場資金輪動的偏多格局下,資金會從陸續流向較低評價標的,如此配置可多元參與各類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