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泳思(之二十三)

楚建鋒(教師、雜文家)

站在湖北竹山縣寶丰鎮的女媧山主峰峰頂,但見二十餘座大小山峰游龍萬里、綿延起伏,茂密的樹木、繁盛的花草,如夢如幻,煞是新奇。當年黃帝居於渭北黃龍,炎帝居於鄂西神農架,女媧在二者之間的寶丰山彩石補天、摶土造人,好一處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有容乃大。梁啓超《中國古代思潮》雲:“凡人羣第一期之變化,必依河流而起,此萬國所同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正是漢江之水德的高度體現——造物主讓這裡地分南北,形成兩山夾一川的獨特地形,壯美而富饒;一江清水,讓流域內的漢中盆地、房陵盆地、南陽盆地、襄陽盆地,成爲四海之賓五方雜處的“世外桃源”。

一江漢水,把國人的精氣神養大,不斷成爲各方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的融合地、成長地,進而成爲中華民族的發展地、壯大地。

就這樣,“富潤屋、德潤身”的漢江,恰如其地形地貌,似一個喇叭口從中游開始逐漸敞開,自西北向東南奔流而下,不斷開放其胸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文地理風景而彪炳史冊。

就這樣,包容四海的漢江逐漸成爲人羣聚集地、人口移民地。漢江流域自先秦甚至遠古時代起,便有先民沿着漢水河谷這一天然的通道不斷遷徙,促進了漢江流域的經濟發展。

“如江如漢,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綿綿翼翼……”《詩經》讚美周宣王率兵親征徐國、平定叛亂,“勢如江漢之水洶涌,如山之基難以動搖,如河之流大浪滔滔”,把漢江強大的地位刻畫得入木三分。

從堯舜禹到夏商周,這裡就是南北與東西各族、各部落的集聚之地,又是相互改造、消化、取長補短的造化之地。

夏啓打破了原始氏族社會,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漢水中上游便有了巴、蜀、庸等族方國。周王朝建立後,在遷移、分封過程中,一些小部族、小國因封遷、避難等到漢江中上游謀生。先後有褒國、丙國、酉國、駱國、濮國等數十個小國和部族,在漢中盆地等落腳、生存、繁衍。

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地向漢水移民,發生在西周末年。當時,犬戎入侵關中,鄭國國破,外逃的部分鄭國民衆向南翻越秦嶺遷至漢江上游,所居之地史稱南鄭。大約在商朝建立前,湖北清江流域的巴族人自西向東遷徙到漢江流域。遠古時,居住在湖南衡陽一帶的部分氐族羌人遷徙青海,途中滯留於漢江上游的寧強縣(寧羌縣)。這就是羌人移居漢水的歷史。

“楚爲炎帝之後,起自姜水。”炎族有東遷也有南遷,南遷者沿漢江而下,止於洞庭、江介之間。之後,楚人投靠了周,以丹漢爲根據地,逐漸走向了江漢地區而成爲南方大國。所以,楚國發跡、壯大於漢水和淮河流域。楚族興起後,又藉助漢水流域,使漢水中上游的苗蠻集團和淮河中下游的東夷集團,逐漸發展起南方文化特別是楚文化。

漢水流域富庶的農業經濟,通過移民分擔了戰爭與饑荒帶來的災難,緩衝了社會危機。春秋戰國,崛起於西漢水邊的秦與立國於漢水流域的楚數次交戰。戰爭把大批軍民拖入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的水深火熱之中,使得一批批荊楚、氐羌、秦隴等族的族民,移居漢水中上游謀生。秦滅楚後,把多年戰爭中飽受創傷的大批關中族民遷移到漢中盆地,以緩解關中地區的生存壓力,爲秦王朝的崛起和強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後來,劉邦封漢王入主漢中,又把淮河流域的大批軍民帶到了漢中,在漢中修渠建堰、繁衍生息,壯大發展,而一舉出兵散關而得天下。事後劉邦在大規模封賞羣臣時認爲:“漢五年,蕭何功最盛”——蕭何在後方漢中和關中源源不斷把糧草運往前線,保障了前方將士們殺敵立功,蕭何因此被封爲鄼侯,食邑最多。

“世外桃源”“天府之國”的漢中盆地,一度成爲兩漢魏晉時期的戰爭屏障和兵家必爭之地。其間,也有部分難民和流民涌入。至南宋年間,漢江上游的漢中地區因秦嶺阻隔,較少受到戰亂直接破壞,是長期接收荊襄流民的主要地區。到了明清,在“荊襄流民運動”“胡廣填四川”的幾次人口遷移中,有數百萬人遷到漢水中上游定居。

“荊襄有可耕之地,而無其人。”這是蘇東坡在其文集中的記載,反映了北宋年間漢江中下游的江漢平原地大物博而缺乏人員的社會狀況。到了南宋,漢江中下游又是宋金對峙的前沿,戰亂致使人口銳減,有了“不患無田可耕,常患耕民不足”的“百里荒”。

進入元朝後,大量外地移民遷入江漢平原,人口密度遠遠超過了漢水中上游。尤其到了明朝,江漢平原重建,大批無地可耕的江西居民涌入,一時人滿爲患,並使漢水下游的空閒土地得到了空前開發。據統計,明、清兩代,遷入漢水下游的有69族,其中江西籍達58族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