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健康險保費增速回升 新藍海尚待開闢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道

作爲服務健康中國、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商業健康險的快速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國累計實現健康險原保費收入360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37%。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我國7家健康險公司中,已有5家披露了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據記者統計,5家健康險公司一季度總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44.42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淨利潤15.29億元,同比增長11.7%。

衆所周知,商業健康險行業在經過快速發展之後,在服務理念、運行程序、方法技術等基礎領域形成了定式思維,行業競爭陷入了“紅海”,亟待開闢出新的業務增長點。

記者注意到,根據國家醫療保障局《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要求全面完成DRG(按病組)/DIP(病種分值)付費方式改革任務,推動醫保高質量發展。到2024年年底,全國所有統籌地區全部開展DRG/DIP付費方式改革工作,先期啓動試點地區不斷鞏固改革成果;到2025年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蓋所有符合條件的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基本實現病種、醫保基金全覆蓋。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DRG/DIP付費方式改革,將爲商業健康險行業發展帶來一系列發展機遇。從我國現狀來看,居民對健康和養老方面的需求愈發旺盛,醫保之外的高端醫療、特定疾病保險領域大有空間。

保險收入同比增速最高達48.9%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披露,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健康”)、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健康”)、太平洋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健康”)、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聯合健康”)、瑞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華健康”)均已披露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

根據償付能力報告數據,今年一季度,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總計實現收入344.42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人保健康保費收入245.36億元,同比增長8.2%。平安健康保費收入58.95億元,同比增長7.2%。太平洋健康保費收入20.86億元,同比增長27.4%。復星聯合健康保費同比增速最高,達48.9%,保費收入爲15.58億元。

淨利潤方面,今年一季度,5家健康險公司中共有3家盈利,爲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太平洋健康,3家總盈利約爲17.32億元。其中,人保健康盈利指標最高,達到10.36億元。平安健康以6.63億元淨利潤居第二位,淨利潤增速較快,同比增長75.7%。而復星聯合健康、瑞華健康2家虧損,虧損額合計約爲2.03億元。

從拉動業績增長的原因來看,中國人保(601319.SH)在一季度業績報中明確,人保健康積極落實集團卓越戰略,持續踐行“四新”發展思路,加快構建“6+1”業務格局,縱深推進“健康工程”,經營質效穩健增長。另外,短期險及長期險期交首年保費收入增長成爲人保健康保費收入的首要增長點。其中,短期險保費同比增長15.5%,長期險保費同比增長48.1%。

平安健康方面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保費穩健增長是由於公司一貫堅持‘保險姓保’,堅持大力發展普惠型健康險,打磨了多款優質產品,廣受政府和羣衆好評。例如2023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在地方監管局、醫保局、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創新開發系列‘惠民補充保險’,針對一老一小和職工人羣的需求定製專屬產品,設計突出惠民性、覆蓋全、保障足、服務優等特色。淨利潤大幅增長,主要由於資本市場回暖以及公司業務品質精細化管理。”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健康保險專業委員會最新發布的《2023 年度商業健康保險經營數據分析報告》顯示,專業健康險公司與其他人身險公司在業務增長結構方面呈現較爲顯著的差異,其中包括過去兩年中,專業健康險公司的整體增長情況均好於非健康險公司。2022年的增長優勢主要來自於疾病保險、醫療保險和護理保險,2023年則是醫療保險、護理保險。此外,專業健康險公司在所有銷售渠道均取得了正增長,其中銀行、郵政代理上升尤爲迅速。

DRG/DIP改革開啓健康險新紀元

目前,商業健康險來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行業變革已經行至深水區。

近日,健保科技創始人趙穎旭在公開直播中表示,商業保險未來要想快速發展,理清社保和商業保險的關係、解決自身定位很重要。

趙穎旭認爲:“由於我國醫保基金有限,而醫療費用卻是一直在增長,考慮到個人自付比例的長期存在,留給商業保險的空間也就長期存在,商業保險就一定會有價值。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國醫療技術費用會保持一個常態增長趨勢,留給商業保險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從這個維度來看,商業保險與醫保之間不存在着此消彼長的關係,而是醫保越強大,也意味着控費手段越完善,商業保險可持續發展性就越高。”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我國正加快推進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全覆蓋,醫保支付格局將重塑。這一改革對商業健康險行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爲商業健康險提供巨大發展空間,行業增長新紀元也將開啓。

平安健康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行業發展機遇包括:一是成本控制更爲精細化。DRG/DIP的核心目的是控制住院醫療費用實現價值醫療,由於不同地區DRG/DIP標準存在差異,開發屬地化產品可以更好融合當地標準,風險控制也將更爲精細;DRG病組權重本身也提供了一種衡量疾病嚴重程度的方式,設置給付方式與DRG掛鉤的商保產品,可以更好地銜接不同疾病程度的互補。二是催生特需醫療、康復等新市場需求。由於DRG/DIP對醫院的費用有一定約束,有經濟條件的患者傾向於選擇特需、國際部等更爲高端的醫療服務;醫院將嚴格控制患者住院時長,院外康復的需求將增加。

在此背景下,多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均在探索醫療和保險融合新模式、新方法,來滿足廣大羣衆就醫體驗和醫療服務。

今年3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攜手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企業協會及多家機構聯合發佈的《商業健康險與醫藥產業協同創新模式研究報告(完整版)》顯示,當前我國保險業正在積極探索管理式醫療。主要挑戰是保險業與醫藥產業缺乏深度融合,保險業沒有實質性參與健康管理服務,缺乏醫療保險網絡銜接。保險與醫藥產業未來將根據自身的資源與稟賦,選擇“從險到醫”“從醫到險”“科技創新”等不同路徑探索管理式醫療,實現醫、藥、險深度融合。通過探索管理式醫療,商業健康保險的角色將逐步從醫療費用報銷方與醫療保險支付方,轉型升級爲健康服務管理方,推動健康保險與醫藥產業融合,維護客戶健康。

專業健康險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無論是成熟保險市場的經驗,還是從國內以城市惠民保爲代表的成功模式來看,商業健康險單純提供風險保障的時代已經過去,“保險+醫療健康”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老百姓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對健康險、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從事後理賠逐漸向事前健康管理延伸,大家都希望少生病、不生病,而醫險融合模式的核心就在於建立專業的醫療健康服務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倡導發展多元化商業保險、鼓勵健康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服務相結合的政策引領下,健康保險的需求和功能漸次提升;在當前行業整體向醫險融合方向發展的背景下,專業健康險公司如何爲客戶帶來價值、提升客戶的健康管理意識,實現健康管理、健康保險以及醫療機構間的信息共享與協作,仍然是健康險公司需要解決的課題。記者採訪獲悉,平安健康在醫健服務能力方面確定了四個主要改革方向:一是跨越健康服務產品化臺階;二是推動健康服務運行;三是制定行業健康服務項目庫;四是與行業夥伴共建健康服務生態。基於以上方向,平安健康還探索搭建動態健康監測預警系統;配合主體醫院實現提升專業可及,實現健康管理從院內向院外延伸的可持續;健康促進產品化,激發需求可持續,實現管理可持續等。

“公司將加快和醫院、科室等合作,協同研發帶病體商業健康險產品、提供專病健康管理服務,對健康體通過數字化醫療手段進行健康干預,降低客戶患病的概率和頻次,對患病客戶進行最佳方案救治;推進開發特需、康復等創新保險產品,將康復型醫療機構納入保障範圍,或開發涵蓋線上康復問診、居家康復等服務的產品。”平安健康方面稱。

(編輯:何莎莎 審覈:朱紫雲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