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系險企一季度成績出爐,光大永明人壽保費收入增速墊底
極目新聞記者 柴荊
銀保渠道“報行合一”持續推進之下,銀行系險企表現備受市場關注。險企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10家銀行系險企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75.54億元,同比增長23.72%。其中光大永明人壽降幅爲15.96%,下滑幅度最大。
一季度淨虧損6.24億元
成立於2002年4月22日的光大永明人壽,是由具有逾百年海外壽險經驗的加拿大永明金融與中國光大集團攜手組建的,成爲中國北方第一家合資壽險公司。
背靠光大集團,光大永明人壽早期發展比較順利。光大銀行不僅與光大永明人壽簽署了一攬子團險協議,並通過旗下銀行網點全力支持其發展。光大永明人壽保費也是一路擴張,2018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成功躋身百億俱樂部。2018年至2023年,光大永明人壽分別實現保費收入103.44億元、117.38億元、134.7億元、140.88億元、170.75億元、194.73億元。
但是激進的產品政策,只贏了“保費”,輸了盈利能力。記者注意到,2022年開始,光大永明人壽陷入虧損,其中,2022年由盈轉虧,大幅虧損13.57億元,同比下降超1000%。其中第四季度淨利潤虧損11.77億元,一個季度將過去九年的盈利賠完。到了2023年情況也並沒有轉虧爲盈,2023年淨虧損近6.48億,兩年合計虧損超2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償付能力報告,光大永明人壽2024年一季度虧損已達6.24億元,虧損金額已趨近去年全年,若不改善可能會比2022年虧損更多。
不僅如此,自2022年以來,光大永明人壽保費收入也開始出現增長乏力之勢,增速不升反降,2024年一季度甚至出現了15.96%的同比下滑,從上年同期的55.59億元收縮至46.72億元。
退保金和賠付支出高漲
對於淨利潤下滑的原因光大永明未在報告中說明。一般來講,險企淨利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賠付支出、手續費及佣金支出,記者瞭解到,光大永明人壽麪臨着退保金和賠付支出高漲、受限於銀保渠道等諸多困境。
數據顯示,光大永明2022年退保金較2020年增長331%至28.13億元。此後2022、2023年,光大永明人壽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分別爲19.7億元、11.5億元,均超過當年業績虧損額。
2023年1-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數據顯示,當期光大永明人壽綜合退保率分別爲1.34%、2.14%、2.91%和3.44%。
其中,光大永明附加增利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更是以7.07億元的金額成爲年度退保冠軍;而在綜合退保率居前三名的產品中,光大永明理財二號年金保險和光大永明安鑫二號年金保險的年度退保費用也分別高達3.98億元、2.01億元,對應的退保率甚至分別達到驚人的73.14%和81.58%。也就是說,以上三個產品在2023年就累計退保了13.06億元,是當年虧損額度的一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從業務和產品結構上看,以上產品均爲壽險產品和來自銀保渠道,也顯示出長期以來光大永明人壽尚未擺脫對銀保渠道的依賴,以及對年金險等理財型保險的倚重。
償付能力報告還顯示,2022年度光大永明人壽旗下分公司累計受到監管處罰3次,罰款金額近38萬元,2023年受到監管處罰2次,罰款總計78萬元。具體情形包括存在給予保險消費者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的行爲、存在違規接受投保人使用信用卡對保單貸款進行還款的違法行爲、存在跨省經營保險業務、銷售誤導等行爲。
此外,投資理財型產品佔比較高的問題,也反映在投訴方面。黑貓平臺數據顯示,光大永明人壽目前投訴量已達139條,消費者投訴的業務類別主要集中在壽險業務,主要投訴原因爲對保單退費、虛假宣傳、消費誤導等問題。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