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27號 旨在適應國防法變革

漢光」系列演習,今年進入第27號,由於純屬「臺澎防衛作戰」演習,沒有外軍參演,不牽動地緣戰略,少有國際的關注,也不會引發海峽對岸的敏感神經

民國97年8月公佈施行《國防法》之後,我國防持續實施組織精簡,先後完成「精實案」、「精進案」並規畫自民國100年至103年執行「精粹案」調整兵力結構,員額大幅降低至21萬5千人,指揮體系也大幅變動

這次「漢光演習」是針對國軍組織精簡、編裝調整等軍事革新,驗證部隊「全戰備」遂行防衛作戰的能力,爲適應《國防法》變革目的,至爲明顯。在戰爭中,如何將「文人領軍」、「軍政事務」,融入統帥系統及軍隊指揮體系,以發揮實質功效,則是本次演習,必須認真檢驗課題總統及「軍政」要員,不是旁觀者,而應扮演實際的指導與參與角色

在演習想定設計上,軍方指出,這次演習將以「不對稱作戰」爲主軸;模擬遭到敵軍飛彈電磁脈衝武器攻擊。所謂「不對稱作戰」,係指戰力弱勢的一方,針對敵人弱點,創造一種「不對稱優勢」予敵人致命打擊。這種優勢運用範圍相當的廣泛,在戰略、戰術甚或戰技上均可實施。

自911事件後,獨步全球軍力「超強」的美軍,即面臨這種「不對稱作戰」的挑戰。中共研發東風-21D導彈,穿透航母戰鬥羣的多層防禦體系,是創造「不對稱優勢」的表現。然而,能自力發展先進武器的國家並不多見。故「不對稱優勢」真正的創造意涵,在統帥意志全民奮戰的決心。

演習中,國軍以無人載具攻擊防護演練淡水河防反突擊衛戍區外圍要點阻絕等重點戰術課目;投入海軍「光六」飛彈快艇,執行海軍輕快兵力打擊,「擊敵於半渡」的「不對稱作戰」能力。至於模擬中共飛彈攻擊,西岸機場遭破壞,啓用戰備跑道臨時戰機起降,固有飛行技術、指揮戰管後勤支援上的高難度,成功的完成任務,予國人國軍訓練精實的印象。惟就軍事觀點而言,僅屬技術驗證的範圍,對整體防衛作戰的戰略、戰術影響不大。(作者爲退役中將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