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你用心良苦,孩子卻難以快樂(深度好文)
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前幾天,刷到一個視頻,很扎心。
波士頓大師的音樂課上,一箇中國小姑娘小提琴拉得非常出色。
但大師聽完後,卻滿臉疑惑。
因爲在女孩臉上,他完全看不到半點笑容。
大師轉身詢問女孩媽媽:“她漂亮嗎?”
媽媽說:“不漂亮。”
“那她拉得好嗎?”
媽媽說:“也不好。”
大師終於忍無可忍,對着媽媽說:“很嚴肅地告訴你,你的工作是讓她快樂!她是那麼優秀,配得上任何一種讚美!”
然而,聽到大師如此誇讚,小姑娘仍舊不開心。
瘦小的她站在一邊,小心翼翼地看向媽媽。
或許那一刻,她最想聽的就是媽媽說“你很棒”,最想要的就是媽媽的一個擁抱。
只可惜,都沒有。
視頻評論區的留言,更扎心。
“回家後媽媽肯定說,以後拉小提琴得笑,聽見沒!”
“太窒息了,媽媽肯定要說這一切都是爲你好!”
咱們先別急着譴責這位媽媽,先看看她是什麼樣子。
首先,她滿臉疲憊,想必帶着女兒去國外參賽也很累吧。
另外,她衣着樸素,想必平常爲了女兒也是省吃儉用吧。
視頻裡的女兒讓人難過,這位媽媽又何嘗不讓人心疼。
這一幕,似乎是千萬個家庭的縮影。
父母傾盡全力,孩子卻開心不起來。
家長越是用心良苦
孩子越是難以快樂
李玫瑾老師曾說: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陽光和智力二者相比,陽光比智力更重要。
說實話,咱們做家長的,誰不懂這個道理,誰不希望養出快樂的小孩?
可如今功利主義橫行,教育內卷的環境下,又有誰敢真正去奉行“快樂教育”。
我同事小娟,每次見到她,都頂着個黑眼圈,無精打采的。
自從兒子讀初中後,她每天五點起牀給孩子做營養餐,晚上十點仍要陪孩子寫作業。
週末兩天,還要帶着孩子去輔導班,或是參加課外活動。
她本以爲這樣就能把孩子送進重點高中,可結果呢?
孩子中考失利,還有了抑鬱傾向,這一切都令她很崩潰。
前幾天,我去看望她,還沒進門,就聽見小娟的呵斥聲:
“別人的孩子都好好的,你憑什麼抑鬱呢?”
“爲了你起早貪黑,考不好,對得起我嘛?”
說着說着,小娟放聲哭了起來。
緊接着,“哐啷”一聲巨響,孩子好像砸碎了什麼。
隨後,他猛地一開門,直接忽視我,頭也不回地走了。
我尷尬地站在門口,不知道是先安慰小娟好,還是先拉住小夥子。
那天,我和小娟說了好一會話,就想讓她明白,痛苦的不止她一個人。
你以爲如此犧牲,孩子就高興嗎?愧疚感和壓力,難道不是一種煎熬?
咱們一廂情願地付出,也得看孩子想要什麼。
咱們爲了他將來考慮,也不能犧牲他的現在。
我記得美國作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中寫過一句話:
父母在孩子心裡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們會隨孩子一同成長。
而現在呢,孩子想起我們,就是一句句地催促、指責、抱怨。
即便這都是爲孩子好,但他們不開心也是事實。
孩子壓抑久了
再恢復能量就來不及了
博主@阿慶的一條帖子,引起過不少人的共鳴。
他說,小時候,總以爲熬到大學,就天高任鳥飛了。
誰曾想,長大後的每一天,自己都過得十分壓抑。
大學裡爲了績點絞盡腦汁,工作後爲了績效殫精竭慮。
不到三十歲的年紀,他就被各種內耗折磨得死氣沉沉。
阿慶自我剖析,發現從小到大,自己都不好意思開懷大笑。
每當聽到媽媽嘆氣,看見爸爸皺眉頭,他敏感的神經傳回來的信號是:
你不夠努力,你辜負了期望,你需要再加把勁……
整個成長過程,阿慶根本顧不上自己的情緒,只知道埋頭努力。
如今的阿慶,表面上看很優秀,985畢業,五百強企業的員工。
但實際上,就像他帖子說的,自己就是一臺無趣的“人機”。
可見,一個人的美好未來,靠犧牲童年是換不來的。
長期的壓抑、鬱悶、恐懼,會極大地透支孩子的生命力。
而能量被耗光的人,怎麼可能有力氣去經營未來呢。
哈佛大學做過一項耗時75年的社會研究。
研究人員,對不同階層、民族、學歷的人進行追蹤調查。
年復一年地考察他們的工作情況、家庭生活,健康狀況。
如此大費周折,目的就是爲了探索,到底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幸福。
最終,專家們得出結論:
人是否過得幸福,與財富、名聲、工作、婚姻,關係不大。
能讓人感到快樂的關鍵因素,是“良好的關係”。
這個結論,放在孩子身上,同樣適用。
如果我們無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不幸的童年將跟隨他們一生。
教育上的成功與生活中的幸福
從來不是對立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有個很著名的“人格發展論”。
意思是,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心理髮展任務。
成年以前,我們要建立信任、自主能力和自我認知;
成年後則需要獲得愛的能力、社會責任感,能夠自我整合。
人格健康的前提,是成長的各個階段,完成對應的發展任務。
而這,需要我們給孩子創造輕鬆愉悅的生存環境。
第一,做有趣的父母,生活裡不妨幽默點
錢鍾書的女兒錢瑗,寫過一篇《爸爸逗我玩兒》的小作文,裡面有很多父女倆的趣事。
比如,錢鍾書會拿女兒的臉和肚皮當畫紙,偷偷畫鬍子、畫鬼臉;
比如,錢鍾書會把一些小玩具藏在被子裡,等女兒“排雷”;
再比如,錢鍾書會給女兒取各種外號,什麼高歌小姐、團團、丸子……
有這樣一位童心未泯的父親,錢瑗也活成了家裡的開心果。
而等她長大後,任是遭遇什麼麻煩,都始終樂觀積極。
張德芬老師說:有趣的父母,更能培養出樂觀的孩子。
父母幽默點,風趣點,孩子才能在歡樂中成長爲自己小太陽。
第二,少說“聽我的”,多說“我聽聽你的想法”
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一個著名的 “三山實驗”:
在三座高低、大小、顏色不同假山模型前,研究者讓孩子們仔細觀察。
然後把一個玩具娃娃放在山的背面,讓孩子描繪一下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結果,沒有一個孩子完成這個任務。
因爲,年幼的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的形狀。
也就是說,面對一件事,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卻很難進行換位想象。
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爲他們操碎了心,而他們卻更在意自己快不快樂。
鑑於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這一特性,我們要做的,不是講道理。
而是少說幾句“聽我的”,多說幾句“這事,你怎麼看”。
當孩子能夠表達自己,內在的很多情緒問題,便迎刃而解。
第三,深入生活細節,賦予孩子感恩的力量
知名記者金惟純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說:
感恩之心是生命中最強大的能量,並且和幸福相生相伴。
若想養出幸福感爆棚的小孩,就需要賦予他們感恩的力量。
這裡說的感恩,並非讓孩子感激我們,報答我們。
而是帶領他們發掘生活中的小確幸。
去不了昂貴的補習班,但網絡上有海量的學習資源;
成績沒考好,但今天同學分享了一件好玩的事;
考級沒通過,但沿路的薔薇花開了,真是賞心悅目。
感恩,是療愈內心的良藥,也是覺察幸福的能力。
活在感恩裡的孩子,沒有一個不是快樂的。
第四,用積極心理學,解讀孩子的抗逆力
心理諮詢師賈新超,曾被上五年級的女兒問:人爲什麼活着?
他非常震驚,覺得女兒小小年紀,怎麼思考這種問題。
原來女兒學業上壓力不小,經常是一點挫折就搞得自己灰心喪氣。
賈新超這才意識到,這代孩子的抗逆力有待提高。
於是,他開始用積極心理學開導孩子。
他說,只要追求有意義的人生,即使遭遇失敗打擊,即使結果不如所願,這個追尋的過程,是有意義的。
世界是辯證的,所有的事,都有好的一面,都是爲了教會我們點什麼。
讓孩子明白這一點,他就不會沉溺在失敗中,而是能換個視角,從失敗中找到意義。
《奇葩說》辯手席瑞說過這樣一段話:
“家庭很重要的一個功效就是:幫孩子製造更多可供回憶的快樂瞬間。
這些小小的快樂,就像一個個能量子彈,會射入肉眼所不能見的生命領域。
讓孩子的生命充盈,內心富足,也會成爲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自我搭救的階梯。”
我知道,你對孩子的愛與期待都是真的;也知道,你已經爲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
但忙碌之餘,我們不妨想想,自己對孩子的初心,不正是希望他健康快樂嗎?
別再給自己和孩子層層加碼了,讓自己放鬆下來,也讓孩子快樂起來。
我相信,真正用心的父母,都知道該怎麼做。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