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財評|中國網絡法治三十年 良法善治護航網絡強國篤行致遠

(原標題:央廣財評|中國網絡法治三十年 良法善治護航網絡強國篤行致遠)

當前,中國網民規模超10億人,數字經濟規模超50萬億元。網上購物、網上訂票、網上就診、網上刷劇……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30年來,一大批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涌現,讓老百姓與互聯網的關係愈發緊密,也爲我國數字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同時,隨着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創新迭代,網絡空間治理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加強網絡法治建設成爲建設網絡強國的應有之義。

法者,治之端也。中國互聯網發展的30年,也是中國網絡法治建設起步的30年。30年來,我國制定出臺了網絡領域立法150餘部。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網絡安全審查辦法》《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相繼出臺。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持續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全流程爲網絡空間構築法律屏障,以良法善治爲億萬網民守護天朗氣清的網絡空間。

面對網絡空間冒頭的違規亂象,各部門合力鑄就“鐵拳”。國家網信辦先後開展專項行動40餘項,清理違法違規信息200多億條,圍繞個人信息保護、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等持續發力。工信部持續開展APP治理,截至今年6月已通報39批侵害用戶權益行爲的APP(SDK)。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相關規定,大力整治“霸王條款”、明令禁止“自動續費陷阱”等違法行爲。

網絡法治建設加速邁進,讓“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深入人心。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要求網絡直播經營者明確消費爭議解決機制、依法發佈商業廣告。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的《網絡暴力信息治理規定》,圍繞預防預警、信息和賬號處置、保護機制等環節作出規定,讓“按鍵傷人”“按鍵殺人”網暴者無處遁形。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要發展好、運用好互聯網,就要科學把握互聯網發展規律、積極應對“網上”“網下”新變化,用法治保障網民合法權益、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不斷夯實網絡強國根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2024年也是我國網絡強國戰略目標提出10週年。網絡法治建設爲我國邁向網絡強國提供了堅實保障。捍衛網絡空間公平正義、創新網絡法治實施模式、適應新興產業發展規律,中國網絡治理的深度和廣度仍在拓展。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網絡法治建設的持續推進,將營造更加清朗健康的發展環境,爲我國培育新模式、新產業、新動能保駕護航。(央廣網評論員 黃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