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小烏龜感染沙門氏菌 6歲女童發燒40度狂腹瀉

衛福部醫院連續四個月內收治兩例,幼童因飼養寵烏龜感染沙門氏菌,併發急性腸胃炎的病。(馮惠宜攝)

醫師解釋,沙門氏菌通常存在於健康的爬蟲類和兩棲動物消化道家中養小烏龜看似健康又幹淨,但其糞便就帶有沙門氏菌,很容易污染到牠們的身體水缸容器生活空間。(馮惠宜攝)

衛福部臺中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陳敏恭說,女童到院時高燒40度,腹痛、腹瀉,使用抗生素6天才退燒。(馮惠宜攝)

6歲徐小妹因發燒、腹痛及腹瀉到醫院就醫,由於用了抗生素,仍高燒40度,還一天拉8次,醫師一問發現她這一個月來養了4只小烏龜,採集患者糞便進行細菌培養,發現是感染沙門氏菌,經給予適合的抗生素治療,病況纔好轉;醫師提醒,飼養小烏龜等爬蟲類動物,可能經由糞口感染沙門氏菌,輕則急性腸胃炎,嚴重者還可能併發腦膜炎骨髓炎

衛福部臺中醫院小兒科去年9月開始,四個月內接獲兩例小朋友因養烏龜感染沙門氏菌併發腸胃炎的個案;小兒感染科醫師陳敏恭解釋,沙門氏菌通常存在於健康的爬蟲類和兩棲動物的消化道,家中飼養小烏龜看似健康又幹淨,但其糞便就帶有沙門氏菌,很容易污染到牠們的身體或水缸、容器等生活空間。孩童若接觸烏龜或飼養環境後,不徹底洗手,就可能經由糞口感染,造成急性腸胃炎。

陳敏恭指出,沙門氏菌潛伏期約1至2天,感染常見於食用被污染的牛奶雞蛋蛋製品,通常會出現腹瀉、腹痛、發燒、嘔吐等症狀,偶爾出現血便、頭痛關節痛,嚴重甚至脫水、休克,若是5歲以下的兒童、65歲以上成人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有可能併發嚴重的腦膜炎、骨髓炎等。

陳敏恭也呼籲販賣兩棲動物的寵物店,應同時提醒及提供家長沙門氏菌感染風險衛教資訊,降低病原菌傳播風險,共同維護兒童健康。另外提醒家長平常應多注意孩童與飼養動物互動情形,如發現兒童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症並同時飼養有烏龜等兩棲動物,應儘速就醫治療,以免導致嚴重的併發症。

(中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