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行動/他山之石…減速多管齊下 縮車道或擡升路面

義大利米蘭一處交通限制區,除有藍色交通告示牌圖像,能即時辨別減速,另也清楚標示速限。道路上除行穿線搭配略有擡升的減速臺,還有不同鋪面設計。照片/臺灣交通安全協會顧問火花羅提供

不少國家要設置減速交通工程,會多管齊下,除標線、標誌,還會搭配鋪面改變或路面擡升等設計,甚至會一併調整週邊線型;部分國家則提供參考手冊、準則,訂定標線尺寸供相關主管機關參考。

臉書粉專「標線改造臺灣路」創辦人劉冠頡說,新加坡二○一四年起推動銀髮區(Silver Zone),爲了在區內降低車速,以「路小」、「路彎」、「路顛簸」爲主軸,進行一系列硬體改善,包括環形交叉、減速彎、減速平臺搭配行穿線擡升、二階段行人穿越道等。

他強調,每一項設計都有經過精準測量及規畫,並用電腦模擬大車轉向軌跡,駕駛一旦在銀髮區內違規,就會比一般區域罰得更重。

臺灣交通安全協會顧問「火花羅」表示走訪義大利米蘭時,觀察到交通減速工程藉由複合手段,多管齊下達成,包括縮減車道、改變道路鋪面設計、畫設減速標線,及利用減速臺等。

例如畫設從細到粗延展的減速標線,設置藍色交通告示牌預告前方有行人穿越需求,提醒駕駛即將進入略有擡升的減速平臺,並清楚標示速限,道路鋪面也會從柏油路改爲銜接石板路,駕駛人在此情境中自然不易開快。

火花羅也在捷克發現,道路上除畫設閃電型折線預告減速,行穿線前方也畫設三個三角形,提醒前方有減速丘,保障行人,更堅固行車安全。

二○一九年,南韓因小學生金民植在學校附近的兒童保護區內遭車撞死,國會隨即迅速通過被稱爲「民植法」的規定,要求兒童保護區需設置信號燈、監視器,另有各項標示、彩色路面、減速丘等各種提醒減速的標示,讓駕駛人無法忽視。

日本國土交通省道路局則針對減速設計,提供參考手冊,包括道路瘦身及減速丘、減速彎、彩色鋪面、減速標線、道路鋪面材質等,像是減速彎適用於交通寧靜區、通學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