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樓市新政後首周:千萬級豪宅客源迴流明顯,二手房掛牌激增6000餘套

千萬級別豪宅項目洽談區座無虛席

呂穎雅/發自廣州

廣州樓盤售樓處的人氣又回來了。

自5月28日廣州發佈樓市新政以來,取消房貸利率下限、首付比例降至15%、6個月社保可在限購區買房等相繼落地。一套“組合拳”下來,市場關注度再度走高。

儘管新政後首個週末受到不利天氣因素的影響,但不少樓盤仍推出各種優惠活動,成交量也有顯著上升。合富研究院數據顯示,“5·28新政”效果明顯,首周(5.27~6.2)全市市場活躍度持續攀升,實客陸續進場,一手新盤來訪量環比上漲21%,成交量環比大幅增長40%,形成了除“小陽春”“五一”外的另一個獨立小高峰。

高端項目客源迴流明顯

近日,中房君走訪市內多個樓盤,發現部分項目熱度明顯上升。

“低首付、低利率政策釋放後,市場效應立即顯現,刺激了一些低首付、觀望客羣的二次看房慾望。”位於海珠區的中國鐵建西派粵府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上週成交了9套單位,成交金額約8000萬元,成交量較往周增加了2~3倍,其中低首付的客戶佔總成交量的30%。

同樣在海珠區,中海大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超額完成了5月份的銷售指標,新政效果十分明顯。儘管這幾天廣州一直下雨,但樓盤一直賣房至深夜。之前猶豫的客戶因爲信心增加或解決了首付不足的問題,都在新政後陸續消化成交。週末來的客戶基本上都是新客戶,而且大面積房源銷售情況也比較理想。

在天河區,中國鐵建·招商蛇口西派天河序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新政第二天剛好是6·18提前團購活動,疊加新政利好,項目洽談區座無虛席。上週一共成交了19套單位,吸金約2.1億元。

合富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新政首周,廣州高端客源迴流明顯,海珠和天河衆多總價千萬級以上的高端改善項目成交火熱,單週成交量環比上週增長了160%~280%。

剛需盤方面,由於受到首付比例下降利好的影響,年輕人的上車門檻大大降低。萬科黃埔新城相關負責人透露,項目上週到訪350組,成交13套單位,對比新政前有所改善,但樓市回暖復甦仍需時日,利好政策有待進一步發酵。

合富研究院分析,新政對成交的拉動呈現出以海珠區、天河區爲中心,東進北拓的趨勢。東部黃埔區、增城區的成交熱度快速提升,北部特別是白雲區的成交增長迅速。從項目類型來看,新政首周城央高端改善項目、市區上車盤、外圍區域首置盤成交火熱。

房價短期內保持平穩

雖然市場人氣有所回升,但樓盤總體仍以促銷爲主,爲了獲客也各種奇招。例如,萬科推出了“主城煥新計劃”,由專業置換團隊提供全程服務,官方貼息購等,爲置換客戶提供從租房到入住的“一站式過渡”服務。

此外,位於金融城板塊的新城市領院推出老業主“以舊換新”五重鉅惠,包括補貼新城市集團開發項目業主出售原一手住宅1%中介費,以及最高溢價5倍換購,並承諾新盤五年內保值保價等。

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專家委員鄧浩志表示,預計6月份開始,廣州新房成交量會有明顯的提升,有望重回每月6000套以上的水平。不過,由於每年6、7月份是樓市的淡季,成交進一步放量很可能要等到“金九銀十”。

“至於價格,由於目前新房庫存量較大,房價短期內不太可能上漲,整體上保持平穩。但在低庫存區域和熱銷板塊,房價可能會更早地出現一些變化。而對於遠郊區域,大概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來降低庫存。”鄧浩志補充道。

二手房掛牌量激增

對於二手房市場而言,“5·28新政”解除了2年的限售期,導致二手房源的掛牌數量大幅增加。

貝殼APP數據顯示,上週(5.27~6.2)新增掛牌房源達到6132套,漲價房源有1286套,均爲今年以來數量最高的一週。不少次新樓盤如萬科城市之光、富頤華庭、越秀和樾府、中海觀瀾府等出現了“前腳拿證,後腳掛售”的現象,個別樓盤更出現“天價”掛牌的房源。

中原地產石化路分行店董廖萍莎表示,新政出臺後兩天,新增房源的確有所增加,例如網紅盤萬科城市之光馬上掛牌了9套二手房源,價格約在5.3萬~5.5萬元/平方米。但標價過高的個別賣家並非真心想賣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限售期已解除,但增值稅免徵年限仍然是2年。一位打算出售中海觀瀾府的業主表示,按照目前的市場價計算,增值稅高達30多萬元。在買方市場的情況下,這部分費用很難轉嫁到房價上,因此他打算等到滿2年後再出售,目前只是掛牌試探市場。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取消限售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必然會增加掛牌量,結合目前二手房業主紛紛降價出售的現狀,可能會導致更多的降價出售問題;但另一方面,增加掛牌量有利於促進“賣一買一”的置換需求,促進剛需購房和改善型購房的良性循環。

儘管賣家積極放盤,但買家的反應相對冷淡。貝殼的數據顯示,上週看房人數和看房量分別爲18423人和88933次,與5月的其他周(除去“五一”)相比僅略有上升,變化並不明顯。

廖萍莎表示,首付15%對剛需購房者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新政出臺次日,門店成交了兩套房,都是之前已經在看房但猶豫的客戶。新客戶從看房到成交仍需要一段時間培育。另一方面,由於供應量巨大,目前仍處於買方市場,議價空間約爲5%,賣方基本不會返價。

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的報告顯示,在樓市利好政策密集出臺的背景下,市場可能迎來一輪“去庫存”行情。6月份去貨速度指數環比增長了16.70個百分點至49.06,消費者入市意願指數增長了9.58個百分點至50.94,成交量指數環比略有增長,爲45.28。但成交價指數下降了6.16個百分點至32.08(指數以50爲分界點。指數越高表示經理人越看好市場;反之表示市場越低迷。如成交量指數爲55,則代表55%的經理人對後市有信心,45%的經理人信心不足),反映了市場以價換量的趨勢可能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