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難發現!醫示警2早期徵兆 多吃這些食物降風險

有「癌王」惡名的胰臟癌,可怕之處在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當出現痛感往往已進展至中晚期。(示意圖/Shutterstock)

根據國健署110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有「癌王」惡名的胰臟癌首度進榜,其可怕之處在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當出現痛感往往已進展至中晚期。對此,醫師提醒,血糖升高、體重減輕爲胰臟癌早期2大警訊,尤其50歲後才罹患糖尿病者,更要特別留意。此外,想降低罹患胰臟癌風險,飲食方面可多吃含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鈣、硒的食物,皆對胰臟健康有正面影響。

過去有許多名人皆因胰臟癌而不幸病逝,包括「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傳奇聲樂家帕華洛帝、資深演員李麗鳳、名嘴劉駿耀、新北市議員唐慧琳等。臺灣胰臟醫學會理事、臺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鬱文指出,近年來胰臟癌發生人數增加,且有年輕化趨勢,55歲以下增幅較大,可能受到生活型態西化影響。

胰臟癌的棘手處在於,早期難發現,等到有症狀才檢查,超過半數已是第4期。除了透過篩檢及早揪出病竈,田鬱文也提醒,血糖升高、體重減輕是胰臟癌早期警訊,尤其50歲後才罹患糖尿病者,更要特別留意。若已壓到膽管,可能會發生黃疸、延伸到背部的腹痛、急性胰臟炎,多數患者都是有這些明顯症狀才被診斷,此時恐怕已進到中晚期。

談及預防胰臟癌的對策,飲食是很重要的一環,營養師趙函穎過去在《健康2.0》節目上就強調,若有胰臟癌家族病史,務必要少碰咖啡、酒精、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刺激消化道的高油脂食物、油炸食物;同時要留意勿進食過快或三餐不正常。

在營養攝取方面,趙函穎分享,多吃含有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C、維生素E、鈣、硒的食物,對於降低罹患胰臟癌風險,都有正面幫助。其中她提到,葉酸、維生素B6多存在於綠色食物;堅果則富含硒,建議1天15公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