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溪發現「條紋小䰾」身影 面臨外來魚種威脅

▲▼鹽水溪發現「條紋小䰾」蹤跡,但面臨外來魚種威脅。 (圖/翻攝自樹谷文化基金會粉絲專頁、樹谷文化基金會季刊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樹谷文化基金會」在今年投入經費建立「鹽水溪生態指標系統」,並於5月開始對鹽水溪展開生物調查,包含植物動物鳥類爬蟲類魚蝦類等),並在調查工作中完成鹽水溪生物資料庫的建置。基金會在1日發表調查結果中指出,首次在鹽水溪上游流域發現條紋小䰾魚類的蹤跡。

「條紋小䰾」(Chinese barb)屬於鯉科(Cyprinidae)中的亞科(Barbinae)的小型魚類,是多年生、具有羣居性、晝行雜食性的「原生淡水魚類」。2年就能達到成熟期,於春天產卵。身體顏色呈現金屬光澤,從淺至深綠色腹部白色,各鰭則是橙黃色側線從鰓蓋鰓裂最上端至尾柄中部直走體側中央雄性身型高厚。

▲樹谷文化基金會發布「鹽水溪生態指標系統」調查結果。(圖/翻攝自樹谷文化基金會粉絲專頁)

而根據「樹谷文化基金會」從5月開始展開涵蓋鹽水溪上、中、下游流域的生物調查結果發現,過去的文獻中都沒有在臺南找到條紋小䰾的正式紀錄,更沒有人在鹽水溪發現過。

調查更發現,條紋小䰾分佈在鹽水溪的4個上游部分,雖然繁殖能力強,但卻無法承受污染,而現在即使發現蹤跡,卻也面臨外來魚種(如筍殼魚)的威脅。

針對這樣的新發現,「樹谷文化基金會」感到憂喜參半,因爲「條紋小䰾」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調查團隊擔心在發佈後,會導致「野採潮」,雖然調查地點相對隱密,但還是希望民衆別刻意捕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