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女惦記媽祖遶境!護理師幫拍VR…卻來不及了:想當她的眼睛

護理師替癌末病友拍攝白沙媽祖廟VR影片。(圖/心理師林欣怡提供,下同)

記者李佳蓉/採訪報導

病人生病時我們着重在『病』,到安寧病房大家關心病末,身體有很多症狀,有時會忽略這個人的本質或生活品質。」亞東醫院安寧病房諮商心理師林欣怡語重心長地說。亞東醫院在今年1月正式將VR (虛擬實境)結合醫療,讓病人感受臺灣山林海景或是懷念的人事物的美好,以達到療愈身心、緩解疼痛的作用。

負責人林欣怡指出,亞東醫院去年底與臺灣大學森林環境資源學系合作,「森林療愈」的療效副教授餘家斌也肯定,歐洲有國家甚至將「森林行走20分鐘」加入醫師處方箋。除了園藝治療外,也引進VR技術幫助病人,先從護理同仁試用,趁着休息時間觀看10分鐘紓壓;今年1月正式使用在病人身上,還得視身體狀況才能使用,目前共4位病友加入體驗

▲森林療愈可舒緩情緒病痛

提及印象最深刻的案例,林欣怡分享日前一名60歲癌末病友與護理師聊天時,偶然提起自己信奉白沙屯媽祖,可惜生病後體力已不允許她再參加遶境,護理師聽聞後,即自告奮勇趁着返鄉拍攝媽祖廟的場景讓她懷念一下,當下她的感激與期待溢於言表。

護理師邱意晴受訪時指出,該名病友的家屬白天上班,幾乎由護理團隊全責照顧,她生活能自理、僅偶爾幫忙上下牀,已住在安寧病房60天,長時間相處已培養濃厚的情誼。某次聊天聽聞她信奉白沙屯媽祖,老家剛好住在新竹的邱趁着端午返鄉特別前往拍攝VR影片,可惜的是,該女在預定觀看日當天清晨離世。邱不捨地說「心裡覺得蠻遺憾的,但其實知道她活着很辛苦。」

邱意晴回憶道,當天前往白沙屯媽祖廟爲假日、信衆衆多,爲了完整呈現廟宇外貌,又要避開人潮光是角度就花了好久,爲的就是想當她的眼睛,親自走一趟!她表示,若能透過VR拍攝讓病友更有臨場感、完成心願感覺很棒,「代替她、成爲她的眼睛到她現在可能沒辦法去的地方。」

▲由於白沙屯媽祖廟假日人潮衆多,因此護理師角度喬很久。

對於VR帶來的效果,林欣怡開心地說,目前得到的病友反應都不錯,除了山林、海景等的森林療愈外,有些病友老家歸不得,也曾試過以Google的街景幫助他們「回家一趟」,但平面熒幕,加上有些拍攝年代久遠,物換星移,因此才徵求家屬或是醫護同仁意願,將相機戴在頭上,幫忙拍攝、完成病友心願。

林欣怡也曾趁着遊日月潭時,幫忙拍攝搭纜車遊湖畫面;也有醫師拍攝太平山美景,此次端午節由護理師邱意晴拍攝的白沙屯媽祖廟,雖然最後未能完成病友的心願,但曾看着她因爲觀賞海底世界、想像自己正在潛水興奮地手舞足蹈,瞬間忘記她身上還有病痛,「療愈了她,也療愈了自己」。

林欣怡認爲,VR所帶來的療愈力,多了一個管道讓病友看看大自然,自然景觀對於心靈壓力具有調節的效果。或是病友有懷念的街景、人事物,也能透過VR影片增加親近性,不會孤單在病房的感覺。或許有人說「VR只有片刻快樂」,但在面對很大苦難,醫療無法治癒之時,「片刻這時我覺得能讓我們喘息一下,或是比較感受還像一個人的時候。」

▲病友體驗VR虛擬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