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害防制新法緩衝期將結束 警示面積不足最高罰500萬

國健署表示,吸菸不只會導致器官病變、肺癌、口腔癌、心血管疾病、眼睛病變、性功能障礙等,所產生的二手、三手煙還會影響親友健康。(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菸害防制法》新法去年3月22日上路,1年緩衝期將屆滿,本月22日起,煙盒上健康警示圖文、戒菸相關資訊的標示面積不得低於50%。每天吸食一包煙者,每日至少接觸煙盒20次,一年下來,接觸健康警示圖文的頻率就多達7000次。國健署盼藉由加強煙盒警示,達到促進戒菸的效果。若未遵守新制規範,將對製造及輸入業者開罰100~500萬、對販賣者開罰1~5萬元,提醒業者勿以身試法。

根據過去規定,煙盒警示圖文標示面積僅不得低於35%,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不小於30%的建議。然而,加拿大癌症協會2021年報告顯示,全球有166個國家規定煙盒包裝標示警示圖文,高達有122個國家/地區警示圖文面至少有50%。

爲跟上全球趨勢,《菸害防制法》修法後,將警示圖文面積擴大至50%,並提供業者1年緩衝期。今年3月22日,緩衝期就結束,正式施行新制。吸菸者使用煙品時,都會不可避免地接收到煙盒外包裝上的警示資訊。以每天吸食一包煙者爲例,每日至少會接觸煙盒20次,一年下來,接觸健康警示圖文的頻率多達7000次。對於吸菸者的親友,警示圖文同樣能夠發揮效果,促使親友提醒吸菸對健康的危害,讓吸菸者自主撥打戒菸專線,嘗試尋求戒菸諮詢。

因應新制上路,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已協同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加強對市售煙品的查緝工作。若查獲違規,將處煙品製造或輸入業者100~500萬元的罰鍰,並令其限期回收或退運,且按次處罰。針對販賣者,則處1~5萬元罰鍰,切勿以身試法。

國健署表示,吸菸不只會導致器官病變、肺癌、口腔癌、心血管疾病、眼睛病變、性功能障礙等,所產生的二手、三手煙還會影響親友健康。FCTC準則指出,較大的警示圖文可更引人注目,長期維持警惕效果,且更清楚地傳達健康風險,促進吸菸者戒菸。由於吸菸者熟悉警示圖文後,會傾向視而不見,必須定期更換,才能維持效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