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韶關拓展算力全產業鏈:“毫秒級”算力加速度,夯實廣東算力底座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高慧超 實習生 盧詩文 盧秀穎 韶關報道

到廣州僅1.7毫秒、深圳1.9毫秒……毫秒之間,算力已完成了從韶關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流動,爲灣區人工智能發展源源不斷“供能”。

5月31日,由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韶關市人民政府、鵬城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算力產業大會暨第二屆中國算力網大會在韶關舉行。會上,中國算力網粵港澳大灣區算力服務平臺上線、粵港澳大灣區樞紐節點韶關數據標註基地掛牌、20個算力相關項目簽約……從算力中心建設、算力服務升級到智算應用,韶關不斷拓展算力全產業鏈建設,全力滿足不斷增長、龐大的華南算力需求。

近年來,隨着各行業數字化升級進度加快,特別是以ChatGPT、Sora爲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突破,算力需求急劇上升。中國不斷加快推進算力戰略佈局,搶佔算力競爭制高點。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據調研,截至今年4月底,十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算力總規模超過166萬標準機架,整體上架率爲59.65%,較2022年提升4個百分點。

其中廣東作爲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工業第一大省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第一省,算力需求巨大,發力算力產業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創新能力。

韶關作爲粵港澳大灣區唯一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正致力打造廣東最大的算力底座。“目前,韶關算力網絡時延極低,正升級爲國家網絡骨幹節點,能夠滿足大灣區絕大部分算力業務需求。”韶關市委書記陳少榮說,四大運營商、騰訊、中電鷹碩、華韶數據谷等項目已在韶關落地建設或投產,中國電信最大規模、大灣區首個大規模的全液冷智算中心也已投入使用。

爲進一步強化韶關數據中心的資源調度、交易、應用等服務能力,會上,韶關市政府與鵬城實驗室共建的中國算力網粵港澳大灣區算力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平臺目前已成功接入包括鵬城雲腦、廣州超算等在內的多家算力資源節點,將爲大灣區乃至全國用戶提供高效便捷、豐富多樣、經濟適用的算力應用服務。

粵港澳大灣區樞紐節點韶關數據標註基地也在會上掛牌。作爲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支撐,數據標註在推動人工智能快速發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韶關數投公司將與百度、抖音等大數據產業生態合作方共同培育構建集數據採集、數據清洗、數據標註、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爲一體的基礎數據服務體系,致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的數據標註試點樣板。

不論是升級算力服務,還是拓展數據應用,都離不開更多的智力支撐。

因此,會上還進行了韶關市數據產業研究院的揭牌。韶關市集羣辦、市發改局、市科技局、廣東碳中和研究院(韶關)等單位共同組建成立韶關市數據產業研究院。研究院主要開展大數據、算力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設計與研發工作,致力於爲韶關數據中心集羣產業發展、規劃編制、政策制定、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項目評估等提供智力支撐。

會上,20個優質合作項目還集中進行簽約。國家信息中心、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分別與韶關簽約合作;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廣東省科學院、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與韶關達成產學研合作;此外,還有百度項目、火山引擎項目、三峽韶關市光數儲一體化發展示範試點項目、大數據人才實訓基地項目等一批產業項目落地。

廣東省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副局長熊雄表示,政數局一直持續強化數據要素供給和算力調度應用,推動建設全省一體化的算力資源監測發佈平臺,支持廣州、深圳、惠州、韶關建設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包括推動政務雲異地容災、政務數據標註等業務落地韶關等,並積極培育和發展數據要素市場生態,開展公共數據治理和標註試點,推動構建高質量多模態中文語料數據集,爲大模型和算力應用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支撐。

周民也表示,國家信息中心將與各方積極配合,共同推動粵港澳算力調度中心建設、算力電力協同創新研究、“數盾”平臺建設等合作事項逐一落地,助推韶關算力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