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過重童增4成 成年更胖機率高

▲肥胖,示意圖。(圖/翻攝自pixab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別再認爲「小時候胖不是胖」!過重的孩童有較大機率在成年時轉爲肥胖體型,並引發第2型糖尿病高血壓肝病等。研究顯示,雖然美國肥胖率仍較其他區域高出許多,但亞太地區5歲以下過重孩童16年間上升了38%,成人所面臨的健康威脅也將日益嚴重。根據WHO制定的標準,5歲男童理想BMI值是15.2,女童則爲15.2到15.4。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官員斯瑞達(Sridhar Dharmapuri)表示,亞太地區5歲以下孩童過重的比例,從2000到2016年間上升了近4成,有逐年加重的現象,而且「成長幅度高出其他多數國家」。WHO所制定的標準爲,男童理想BMI值:出生13.4,3歲15.6,5歲15.2;女童理想BMI值:出生13.2到13.4,3歲15.4,5歲15.2到15.4。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調查顯示,成人肥胖率最高的國家是美國、墨西哥匈牙利紐西蘭日本南韓比例相對最低。另外,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泰國體重過重最嚴重的東南亞國家;薩摩亞東加和諾魯的比例則是太平洋地區最高;澳洲的肥胖比例也高出中間值。

亞洲開發銀行(ADBI)最新報告指出,亞太地區每年會因爲人民過重或肥胖,進而增加1660億美元(約新臺幣4.8兆元)的成本

BMI又稱身體質量指數,與健康息息相關。根據亞太肥胖指標,成人BMI18.5~23纔是標準體重;BMI23~24.9爲過重;BMI超過25即肥胖,較歐美國家嚴苛。香港中文大學醫學系教授克里奇裡(J.Critchley)曾說過,「亞洲人BMI若超過23,就會增加罹患與肥胖相關疾病風險」。

▲BMI高過30,滑鼠手風險高1倍(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對歐美國家而言,健康人口BMI平均約爲25。該指數愈高,罹患膽結石、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高血脂等疾病的機率就越高。BMI超過30的人死亡率更是較25以下者高出50%以上。BMI介於25到30的人,死亡率則增加10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