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創意無限!慈悲科技創新競賽研發產品 僅缺市場測試

慈濟基金會、慈濟科技大學共同舉辦的「2017第一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共吸引16校34隊參賽,總獎金超過十萬元。(圖/慈濟科技大學提供 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如何讓癱瘓長者上下牀或搭車外出?有了多功能長照移位機,不用再大費周章,單人就能一次搞定!甚至,自動智慧感知手杖,不但夜間自動感光、發出警報聲響,更可發射無線電波的求救訊號!這些都是年輕學子的創意發想,也已研發出相關產品,只差測試市場水溫!爲了激發年輕學子創意,慈濟基金會、慈濟科技大學共同舉辦的「2017第一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共吸引16校34隊參賽。其中不乏清華大學、陽明大學、中山醫學大學、雲林科大、南臺科大等學生組隊,總獎金超過十萬元。經過激烈競爭,僅9校、16隊、72師生入圍決賽。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這是首度針對青年學子,以慈善醫療主題,並結合環保與創意,開發創新且實用的設計作品,獲得熱烈反應。拔得頭籌、榮獲冠軍的是慈濟科技大學的慈悲安全針具亞軍和季軍分別是慈濟科技大學的藜歸,和健行科技大學的具自我潔淨空氣功能之光觸媒光照板。並有六組佳作,分別是慈濟科技大學的捲動式輸血加壓裝置、遠東科技大學的全自動智慧感知手杖、南臺科技大學的多功能長照移位機、中山醫學大學的綠色輔具媒合平臺、清華大學的Zero Waste樹葉餐盤計劃、臺南護理專科學校的快樂腳戲珠。另外,遠東科技大學的全自動智慧感知手杖、弘光科技大學的輔助站立座椅、南臺科技大學的Vision Helper,臺南護理專科學校的快樂腳戲珠,也都獲得大愛感恩科技特別獎,相當於拿到了企業贊助合約,輔導後續量產。評審表示,前三名隊伍不但具有完整性與創新思維,均以使用者、利他方向構想與實踐產品。相對於市面上的現有作品,更具有突破性的改善 。其中,有五成參賽隊伍,都是以長照2.0照護爲研發方向,涵蓋生理和心理層面,並善用物聯網和大數據,改善既有照護模式,擴大服務對象,可說是順應市場潮流。遠東科技大學杖義相挺團隊提出的全自動智慧感知手杖,除了可夜間自動感光、發出警報聲響,更可發射無線電波的求救訊號。特別的是,手杖無須額外電池,而是透過手把握壓與手杖底部加壓充電,再結合APP系統。一旦老人家不慎跌倒,手杖傾倒超過七秒鐘,就會自動鳴叫,達到求救效果。南臺科大以零擡舉No Lift Policy爲發想,設計了多功能長照移位機,不論平躺、側躺都可以上下牀、輪椅與車輛,既整合失能者需要的如廁、洗澡、用餐與復健、運動模組,又能依照使用者需求搭配來替換配件,拆裝簡便、攜帶方便,大幅減輕照護人力和負擔,避免醫護人員職業傷害。結合保健、娛樂與環保功能,臺南護理專校銀色夢想團隊利用回收紙箱、衛生捲紙軸、鐵絲等,「零成本」地研發出老少咸宜的復健器材。加上毛巾,就可以當手把拉環,有助於手指靈活;再運用紙板和彈簧,就能當腳踏板,訓練腿部肌力,更能推廣到各社區,不用花大錢,也能延緩老化速度。

榮獲第一名的防針扎安全針具,是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學生從臨牀實習中發現,針扎大多發生在抽血和更換針頭。所以,發想在注射針筒加裝連動杆,只有注射時,針頭纔會伸出;拔針後,針頭就自動沒入塑膠套筒內,不會外露扎人。且針筒設置斜面、加快護理師從藥瓶抽出藥劑的效率,更可以一針多用,稀釋抽藥與注射。慈濟科技大學綠色巴黎團隊,特地挑選種植120天即可收成的紅藜,既考慮到農民生計,又大幅提高紅藜的全株利用率,再利用廢棄紅藜根莖培育紅藜菇(也就是紅藜培育的姬松茸),運用生物技術開發相關商品,再把農業廢棄物製成燃料棒,輔導在地產業與聚落,提升附加價值,更達到自然環境永續經營,獲得評審青睞,一舉拿下亞軍。健行科技大學研發的具自我潔淨空氣功能之光觸媒光罩(照)板。可以潔淨空氣、抑制細菌、消除異臭,改善醫療職場環境。經過實際測試後,預估二小時就能潔淨八到十坪空間大小的空氣,頗具市場潛力,獲得第三名。

「2017第一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以環保爲出發點,各校學生研發的作品需符合環保5R其中二項,分別是不用(Refuse)、少用(Reduce)、重複用(Reuse)、修理再利用(Repair)、清淨回收有大用(Recycle)。創新主題再區分爲慈善或醫療,慈善部分可針對備災、賑災或改善弱勢、偏鄉人文關懷,醫療部分可提升病人安全或改善銀髮族日常照護等。

入圍決賽的隊伍分別有10分鐘的展演說明,並接受評審當場提問,並以設計理念是否兼顧創新、獨特、實用和市場性,並涵蓋團隊合作臺風穩健與應答完整度爲評審標準。評審委員分別是盛羣半導體公司資深經理陳林政、工研院技轉中心副主任劉智遠、大愛感恩科技設計總監洪若岑、總經理李鼎銘。評審一致認爲,大多數團隊選題新穎、極富創意、簡報流暢、展演用心,卻也普遍缺乏市場性評估,和使用者角度分析。不過,與其他競賽最大不同之處,就是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以利他角度出發,再由學校當起點,讓學生從日常生活去觀察需要創新與改善之處,動手參與實作,期待能帶動臺灣產業軟實力的發展。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期許以人爲本、永續經營,在崇尚科技的世代中,別忘了在研發的過程,融入人文理念,才能真正提升與改善生活環境。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主任秘書蕭智文表示,透過學生創新構想與研發,加以改善並解決問題,更希望評審能回饋學生最缺乏的市場和商業模式建議。慈濟基金會慈善志業副執行長劉效成表示,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卻多以使用者觀點開發,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浪費,期許學生能多以「慈悲和環保」爲構想。就像慈濟和紡織產業綜合所、陽光基金會等合作的高性能涼感壓力衣,減緩燒傷患者的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