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認識大肚山文化 手作地瓜圓、紅土鹹鴨蛋

弘光科學生小朋友製作地瓜圓。(陳淑娥攝)

弘光科大學生辦活動幼童認識大肚文化。(陳淑娥攝)

弘光科大學生教小朋友製作紅土鴨蛋。(陳淑娥攝)

大肚山上盛產地瓜,紅土也是在地特色之一,弘光科大爲讓學童瞭解大肚山生態文化,舉辦爲期2天「眺.藝─認識大肚山文化」活動,安排好玩的DIY地瓜圓甜湯、紅土鹹鴨蛋。小朋友開心把成品帶回家,期待1個月後開封享受美味鹹鴨蛋。

活動總召杜佳馨表示,學生會首次舉辦大肚山文化一連串的系列活動,集合各系總共32位學生志工,把課堂所學回饋給社會及不同族羣,舉辦活動前先邀請臺灣山林覆育協會執行長蔡智豪介紹大肚山文化,進行淨山活動,也到信望愛智能發展中心普濟養護中心服務,最後再邀請國小學童到學校參加兩天的營隊

杜佳馨指出,大肚山上盛產地瓜,讓學童動手製作,更能瞭解在地文化,另外在第二天安排紅土鹹鴨蛋製作。學生會志工事先挖取紅土,加入熱水進行消毒,接着依照比例添加鹽巴前置作業,學童進行最後加工製作,把生鴨蛋裹上一層紅土,放入密封罐內,把自制的鹹鴨蛋帶回家,等1個月後開封煮熟便能享用。

幼保系大四學生張承妍說,爲了讓學童知道大肚山紅土生態及特性,因此設計製作紅土鹹鴨蛋課程,更加了解在地文化,事前她還特別跟鄰居的長輩請教製作秘訣及所有流程細節,以便復刻古早味紅土鹹鴨蛋,「這活動很有意思,教導小朋友也讓我自己從中學習,很多同學都是第一次製作紅土鹹鴨蛋,讓大家親手體驗製作大肚山的特產,更能知道傳統文化和特色。」

學童親手除了製作大肚山特產外,還上環保課程,瞭解海洋生態環境與垃圾分類,從小學習維護生態,更利用大自然的植物拓印畫作,學童撿起校園內樹葉,拓印在紙張上寫上自己想說的話,也藉機認識植物,小朋友多數第一次製作,覺得非常新奇,兩天活動共吸引83位學童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