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校長 跨世代溝通先「交心」再「教心」

記者洪菱鞠/臺北報導

從「X與Y世代小孩」到「七、八年級來了!」,如何適應世代交替、解讀世代語言,轉變過去「孩子問題纔去找大人,大人坐等孩子來找」的溝通習慣,是現今跨世代間的重要溝通課題,《遠見雜誌》與大葉大學合作出版新書《大人變了,孩子就會不一樣》,內容就以大葉大學過去不同溝通經典案例,探討改變教育體制與觀念,化解世代衝突的溝通新模式

▲知名作家吳若權(左)與大葉大學校長東星(中)對談,希望從校園職場經驗中,提供大衆不同跨世代的對話方式。右爲《遠見雜誌》副總經理行銷總監蔡怡穎。(圖/遠見提供)

大葉學校長武東星表示,大學就像個小社會師生團體間除了能夠深刻印證跨世代戰場上的變化外,大學教育更揹負着替整個國家、職場產出各類「戰士」的使命,因此傾聽孩子們想法,瞭解他們思考思維角度格外重要。他也坦言,自己是在當了校長之後,纔開始學會怎麼當校長的。

以大葉大學來說,「校長信箱」並非虛設,每個學生都可以直接寫信,等待與校長會面後表達意見、討論想法。武東星認爲,「我不是校長,學生纔是校長」,學校要以學生爲主體,與學生共同治校,才能突顯教育的意義

在《大人變了,孩子就會不一樣》裡認爲,打破慣性思考,反向回推問題的根源,就是從改變人的習慣開始。例如大葉大學曾因人煙稀少,公車罕至,「機車事故多」成爲外界對學校的既定印象,武東星爲了降低學生車禍率,試着瞭解學生騎乘機車上學原因,他說:「如果年輕人重視的是方便,那就給他更方便的選擇,慢慢幫他養成另一種習慣。」

因此,大葉大學首創全臺五車共構交通網」,推出「525學生交通車專案」,讓同學上、下學再也不必騎乘機車。《遠見雜誌》副社長兼總編輯楊瑪利指出,臺灣現行教育制度裡,各級學校老師中只有大學老師不必修教育學分,對於帶領學生銜接未來職場關鍵角色的大學老師來說,如何掌握與每年新一代學生的對話頻率,瞭解學生需求,是兩代溝通技巧學習的第一課